理財遇飛單,存款變保單,理賠遭遇霸王條款,怎么辦?點擊“我要投訴”!金融機構申請入駐,第一時間傾聽用戶聲音。
文/《中國銀行業》記者 王慧梅
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推動下,甘肅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這片貧瘠的土地,促使甘肅高速公路建設、高鐵客專線路等“一帶一路”亞歐通道基礎設施提速,在此基礎上,保障了優勢產業、優秀企業“走出去”戰略順利實施,同時為甘肅旅游景點的盤活提供了“甘露”,使甘肅在迎接發展新機遇中面貌煥然一新。
“2011年是特別難忘的一年。由于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銀行信貸全面收緊,公司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作為甘肅省“8673”計劃中的重點項目蘭新客專正處于建設過程中,工程不能停,可開工需要資金,公司領導為籌集資金四處奔波,幸虧國開行甘肅分行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才最終確保了工程按照實施計劃穩步推進”,
蘭新鐵路施工單位——甘青公司副總經理周軍頗為感慨地對記者說。
何謂甘肅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根據國家“一帶一路”規劃,甘肅省制定了“8673”交通突破行動,即6年完成投資8000億元,建成公路、鐵路共7萬公里以上,實現鐵路連通、公路暢通、航路廣通。
這一交通實施行動對于甘肅的經濟發展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是打通“絲綢之路”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的重要交通樞紐,成為拉動甘肅鋼鐵、水泥、化工、旅游等行業發展的新引擎,更是甘肅重點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輸送帶”。
甘肅銀行業在甘肅銀監局的指導下,對甘肅規劃的重點項目的實施提供授信、銀團、創新金融等高效金融服務。甘肅銀監局局長冷云竹表示,甘肅銀行業支持了甘肅省交通基礎設施跨越發展,支持優勢產能“走出去”,這反過來也促進了甘肅省銀行業迅速成長。
信貸助力鐵路聯通亞歐大陸橋
2014年12月26日,蘭新高鐵勝利開通運營,標志著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正式跨入“高鐵時代”。周軍告訴記者:“截至2014年底,蘭新鐵路甘青段全線累計完成投資782.5億元。在鐵路建設過程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落實信貸,為我們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
據了解,蘭新客專(甘青段)投資899億元人民幣,其中資本金和債務性資金各占比50%,截至目前,蘭新客專使用債務性資金313.5億元,其中鐵路總公司統籌97.5億元,甘肅省內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216億元。
“蘭新客專是‘一帶一路’甘肅段的重大項目,投入的資金非常巨大,需要多家機構共同承擔融資任務”,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
在項目貸款份額中,國開行貸款額度最大,為114億元,占比52.78%;建設銀行(5.120,-0.09, -1.73%)提供貸款39.5億元,占比18.29%,工商銀行(4.260, -0.05, -1.16%)提供貸款39億元,占比18.06%、中國銀行(3.520, -0.07, -1.95%)提供貸款18.5億元,占比8.57%,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5億元,占比2.3%。
在國家“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中,還有一條重要的客運專線——寶蘭客專。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該線總投資646.92億元,甘肅段投資603億元。截至目前,寶蘭客專使用債務性資金85億元,均由甘肅省內金融機構提供。
與甘青公司面臨同樣融資難的還有蘭渝鐵路公司。2011年8月中旬,蘭渝鐵路公司原計劃到位一筆大額資金專項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因建設資金計劃臨時發生變更,導致蘭渝鐵路公司資金支付壓力驟增。
蘭渝公司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當時正值農民工子女開學繳納學雜費的時點,若不能及時足額籌措資金支付農民工工資,將產生農民工子女學費難以交付的問題,這不僅會影響蘭渝鐵路項目的施工進度,還將造成一定的負面社會影響。
為了避免這樣的負面影響,蘭渝鐵路公司負責人向多家銀行發出“求救”信號,同樣是因信貸規模偏緊的限制,一些銀行愛莫能助。在緊要關頭,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克服自身信貸規模偏緊的困難,積極向總部申請調增信貸規模,同時協調內部資源,暫停其他信貸投放,騰出信貸額度,最終于8月26日為蘭渝鐵路公司成功發放了5億元項目貸款,解決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幫助公司消除了農民工的后顧之憂,確保了“一帶一路”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客運專線的建設期與資金回報期都比較長,很難在短時間內回籠資金,這給銀行信貸產品的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在利率方面給予優惠,還適當延長還款期限,寶蘭客專和蘭新客專的貸款周期均為30年,在貸款率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浮,通過讓利的方式支持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國開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李成表示。
在為甘肅鐵路建設提供中長期貸款為主體的金融服務的同時,甘肅銀行業還在甘肅銀監局的指引下以組合金融產品為輔助,努力帶動銀行業、保險業、社保等資金投入項目建設,巧妙地以“四兩撥千斤”撬動大規模投資資金,為搭建“一帶一路”黃金段重要通道,為國家“四縱四橫”快速客運網的建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多元化融資支持公路暢通
當采訪團乘車飛奔在甘肅的高速公路上時,完善的高速公路設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甘肅今時今日在高速公路網建設中取得的成就也離不開金融支持。
在甘肅高速公路網建設中,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可謂主力軍,其牢固發展離不開銀行支持。甘肅省公航旅集團副總經理楊重存介紹說:“截至目前,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獲得銀行實際授信額度達1800億元。”
據了解,甘肅省高速公路交通運輸網絡以“一橫六縱”綜合運輸通道建設為重點縱橫交織,加密東南部網絡,形成網格狀的快捷交通網絡,推進以平慶經濟區為中心,輻射天水、隴南的“東翼”傳統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建設,承接全國經濟的梯度轉移。南北延伸,暢通西部路網,以連霍高速為主干,南北向通道為支脈,形成樹枝狀的快捷交通運輸網絡,推進以酒泉嘉峪關經濟區為中心,輻射張掖、金昌、武威經濟區的“西翼”新能源開發利用示范區建設,促進河西走廊及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通過東西路網雙向推進,使橫向通道全面貫通,縱向通道能力提升,甘肅全省交通運輸網絡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為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跨越第二亞歐大陸橋增資添彩。
楊重存告訴記者:“集團公司成立以來累計融資1600億元,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其財務顧問,為公司提供各類融資支持523億元,占融資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除國開行以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的授信均為甘肅高速公路網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甘肅通向周邊內蒙古、寧夏、青海、四川等省區的高速公路網全部銜接貫通,成為絲路經濟帶黃金段高速公路網建設取得的一個標志性勝利。甘肅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累計完成公路融資總額170億元。
為了完成170億元的融資目標,國開行甘肅分行在甘肅銀監局的指導下,牽頭進出口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組建100億元銀團,國開行甘肅分行累計發放貸款15億元,并就該項目引進社保基金25億元,開創了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甘肅公路建設的先河。
除了信貸支持外,中國銀行甘肅分行副行長王才先介紹稱,“中行還通過股權基金、租賃、PPP模式多種融資渠道支持交通建設,增加交通以及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據了解,中國銀行通過投行業務為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累計提供60億元資金;作為牽頭主承銷商為該集團注冊私募中票50億元,并于2014年10月發行了首期15億元的私募基金。
創新服務手段嚴把風險控制關
巨額資金支持交通建設,如何做到專款專用,嚴把風險控制關?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行長晏貴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依據項目的可行性評估,在基本運作基礎上審查審批貸款,實施貸款投放與貸后管理,建設期的提款、專款專用,分期還款,做到按照經濟回報周期,進行融資安排與分期還款。
為配合企業建設資金使用管理,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防范資金風險,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為甘青公司專項研發了《鐵路項目資金監管服務系統》,并架設專用線路保障系統的順利投產和穩定運行,該系統與甘青鐵路公司的財務系統進行對接,對所有資金使用環節進行系統監控,根據鐵路建設資金進行預算審批使用,超范圍與超額度則拒絕使用,做到專款專用,有計劃地使用。
晏貴賓表示,工行還為寶蘭客專鐵路項目量身定制了以建設資金監管為核心并涵蓋賬戶管理、收付款、代發工資、協定存款、電子銀行服務等內容的現金管理服務方案;為滿足項目建設其他金融服務需求,還采取了上門服務、優化網點布局等措施,有效滿足了各指揮部、農民工及偏遠工區的金融服務需求。
鐵路項目具有工期長、貸款周期長的特征,一般的交通項目貸款回款期長達28年之久,那如何保證28年后,銀行貸款不出現壞賬呢?這不僅關系到國家投放的資金是否能夠回收,更關系著銀行生存命脈。國開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李成表示,為了項目建成以后銀行可以有效回款,國開行制定了嚴格的辦法和制度,加大風險管理,以收費作為還款來源,爭取做到提前還款。
借助交通與金融優勢 助力企業產能“走出去”
2015年3月27日,甘肅白銀集團與哈薩克斯坦礦業集團在中哈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下簽署了合作建設30萬噸銅冶煉廠項目的初步協議,項目總投資達到20億美元。
“與哈合作項目,銅礦冶煉之后的電解泥將通過亞歐大陸橋通道運回國內進行二次提煉,這將大大提高投資的回報率”,白銀集團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顯然,亞歐大陸橋的貫通將為白銀集團的“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極大的便利,而產能“走出去”還需要資金。
為推動該項目順利實施,國開行甘肅分行通過債券承銷、外匯保函、信用證等中間業務有效支持甘肅白銀集團與哈礦集團合作銅礦冶煉廠項目,協助企業與甘肅省國投對接絲路基金,探索合作模式。
另一個值得津津樂道的項目是2014年白銀有色集團收購南非第一黃金案。當年,工商銀行甘肅分行聯系南非聯合銀行,參與白銀有色集團與南非第一黃金業務會談,先后為白銀有色集團開出4筆,合計金額為1.1億美元的融資性對外保函,支持白銀有色集團通過收購南非第一黃金,成為全球第八大黃金生產企業,切切實實地支持了企業“走出去”。
冷云竹對記者表示:“甘肅銀行業通過并購貸款、債券承銷、外匯保函、信用證等中間業務有效支持客戶,在國內成本高,融資難的環境下,通過內保外貸方式引進國外低成本資金,可謂另辟蹊徑。” 本文原載于《中國銀行業》雜志2015年第12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