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文聯所屬12個文藝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圓滿落幕
代表投票
大會會場。
分組討論。
經過半年緊張有序的工作,甘肅省文聯所屬的甘肅省作家協會、甘肅省戲劇家協會、甘肅省電影家協會、甘肅省音樂家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甘肅省曲藝家協會、甘肅省舞蹈家協會、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甘肅省攝影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甘肅省雜技家協會、甘肅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等12個文藝家協會于2015年9月29日、11月15日、12月30日分三批召開了會員代表大會,聽取和審議了上一屆協會理事會工作報告,修改了協會《章程》,選出了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12個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圓滿落幕。
這次協會會員代表大會以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精神,繼續推進省五次文代會和《中共甘肅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文聯工作的意見》精神的落實,遵循藝術發展規律,創新文藝管理機制,依據各協會章程,優化協會組織結構,選舉產生了一批德藝雙馨、勇于擔當、與時俱進、創精創優的文藝人才組成協會理事會和主席團,為建設文化大省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匯聚了力量,提供了保證。
一、認真組織,精心指導,會前籌備扎實充分
——調研分析到位。省文聯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學習、研究相關文件,吃透中央和省委精神,保證了貫徹黨的政策無偏差,落實省委意圖不打折。向中國文聯及時匯報換屆情況,并積極加強與中國文聯所屬文藝家協會的請示匯報。方案起草小組在籌備領導小組的安排下,經過深入市、縣文聯,農村、企業、院校、社會文藝團體,部分協會會員、老藝術家、往屆協會領導,通過走訪、座談、專題函詢等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全省各級文聯工作情況、從業隊伍和會員構成以及全省文藝發展的現狀進行了詳盡的調研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問題,為編制方案、起草工作報告以及選齊配強新一屆理事會準備了第一手資料。
——宣傳引導到位。省文聯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各文藝家協會先后召開30多次主席團擴大會議,學習中央有關規定,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通過發放宣傳材料、網絡媒介公布等形式,讓廣大會員充分了解協會換屆的目的意義和有關政策規定。向基層文聯和各協會團體會員單位下發換屆工作通知,要求各基層文聯和團體會員單位按照有利于文藝事業發展的大局和有關規定推薦代表。廣泛宣傳“當了協會領導,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要想著為協會做些什么,而不是只想著為了個人的利益。”“當協會領導既要看專業水平,還要看能不能干事。”尤其是在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候選人資格確認方面,省文聯與有關協會的現任主席、副主席反復溝通,對“非專業背景、非藝術崗位的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一般不能推薦為各協會理事(含理事)以上職務候選人建議人選”等政策進行詳細宣傳,確保在新一屆主席團選任中合乎中央規定。增加透明度,提高知曉度,確保公平、公正。
——組織培訓到位。省文聯成立了協會會員代表大會籌備領導小組及組織、秘書、宣傳、會務4個工作小組,選調業務能力好、責任心強的人員參與,對每一項任務進行分解,細化工作內容,提高工作標準,逐項落實到人。12個協會也分別成立協會及有關部門人員組成的換屆工作小組,對相關政策和要求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做到人人心中有原則,環環工作有規矩。與基層文聯和團體會員單位參與換屆工作的有關人員反復溝通,明確要求,確保基層推薦的代表行使權力有規有矩。
——代表推薦到位。協會代表的推薦要求女性代表和少數民族代表必須占一定比例,充分照顧行業代表和基層代表。在理事會和主席團人選中要求少數民族代表不少于9%,女性代表不少于20%。各協會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與各市州文聯、產(行)業文聯、省直有關單位、文藝專業團體、高校等進行多次溝通,確保了協會代表民族、性別和地域結構上的合理。
為了確保候選人在政治上可靠、專業上有為、品德上優良,在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的直接領導下,省文聯從協會工作的大局出發,對推薦出來的協會主席、副主席建議人選逐一進行了全面和嚴格的考察,對群眾的來信來訪認真辦理,對個別有爭議的人選充分發揚民主,反復醞釀、再三研究,確保候選人“行得正、立得穩、用得著”,不選那些只為個人榮譽而來的人。嚴把領導干部兼任協會職務的關口,對符合條件的領導干部中屬于省管干部的,報省委組織部備案。
——征求意見到位。各協會代表及理事會、主席團候選人建議人選的推薦工作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推薦代表和理事會候選人建議人選,要求推薦工作在各市(州)委宣傳部、文聯黨組的領導下,在省直有關單位黨委(黨組)領導下,由該協會會員民主推薦產生。在推薦各協會主席團候選人建議人選過程中,通過民主推薦、征求意見、反復醞釀、省文聯黨組研究討論、組織考察、省委宣傳部部務會研究審定等環節保證組織程序的合理合法及公平公正。從而確保了各協會理事會和主席團候選人建議人選在廣大文藝界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強的說服力。
充分聽取各協會老領導和老藝術家、部分會員的意見,通過對專業生態的調查研究,厘清基層專業人才的現狀,摸透“體制外”專業人才的動態,確保新班子結構合理、便于開展工作;《協會工作報告》(審議稿)及大會的其他材料也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撰寫。
省文聯所屬12個文藝家協會換屆從2015年年初提出,下半年開始籌備,2015年8月,經過反復醞釀討論、廣泛征求意見,研究制定了《甘肅省文聯所屬文藝家協會換屆工作實施意見》,報省委宣傳部并經部務會議研究修訂,與省委組織部、中國文聯人事部溝通后,上報省委。《實施意見》六易其稿,經得起推敲、簡便于操作。省委書記王三運同志做出了“認真組織、精心指導”的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文藝事業和文聯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使省文聯和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受鼓舞!
二、密切配合,齊心協力,順利完成大會既定任務
——協會《工作報告》起草、審議嚴肅認真。各協會《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初稿廣泛征求了理事的意見,起草小組將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梳理、逐條研究、反復推敲、充分吸收采納,力爭使《工作報告》更加全面、科學、準確,更加符合時代要求。協會主席團反復研究后準備提交會員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審議稿)報省文聯黨組審定,黨組對文藝發展的方向、協會工作的重點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幾經修改后批準。
會議期間,廣大代表充分行使權力,積極建言獻策,對《工作報告》(審議稿)進行了細致、熱烈的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意義的良策,大會主席團對這些意見建議都做了梳理、歸納、研究、吸收。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的12個協會的《工作報告》深入貫徹落實了中央和省委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精神,全面回顧總結了五年來的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務,對于團結動員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加快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省建設、推動甘肅文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協會《章程》修改與時俱進。各協會《章程》在過去五年的協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和規范作用。五年來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建設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文藝事業也取得較大發展。為了使《章程》緊跟時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要求,更好地發揮協會橋梁和紐帶作用,更好地履行協調服務、引導管理等職能,根據需要,各協會對《章程》進行一些必要的補充和修改,并提交代表大會審閱。在修改過程中,會議嚴格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補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新內容,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特點。
——班子選舉規范有序。選舉是換屆工作的“重頭戲”,協會理事會、主席團候選人推薦的基本原則是:堅持黨的領導和黨管干部的原則,堅持走群眾路線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推薦人選德才兼備的原則;堅持民主協商、依法選舉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的原則。代表大會前召開中共黨員代表會議,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省委關于做好換屆工作的主要意圖,強化紀律要求,充分發揮好黨員代表的模范帶頭作用,團結帶動與會代表,為共同完成好大會預定的各項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各協會嚴格按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協會章程及有關程序辦事,采取靈活有效的方法,確保選舉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廣大文藝工作者普遍反映,這次換屆堅持走群眾路線,在人選上給文藝工作者更多的發言權,樹立了正確的用人導向,選出了一批群眾信得過、業務水平過得硬的理事會和主席團成員。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充分體現了以下特點:
廣泛的代表性。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充分體現了年齡、性別、民族、所屬行業的多樣性特點,尤其是一定數量的自由職業者經選舉進入協會領導機構,充分代表了全省各層面文藝工作者,保證了今后工作各種聲音的充分表達,實現了黨對文藝工作的集中、統一、全方位領導。12個協會主席團成員共有118人,其中女性26人,占22.0%;少數民族17人,占14.4%。
明顯的專業特點。各文藝家協會選出的理事會和主席團成員都具有專業背景,或者從事文藝和文藝管理崗位工作多年,很多在行業作出突出成就的文藝家和領軍人才進入了領導班子,本科學歷的班子成員所占比例進一步增加,專業人員的比例超過了90%。新一屆主席團中沒有非專業背景、非藝術崗位的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完全符合中央政策和要求,使協會真正回歸了文藝。
人員年輕化。12個協會理事會和主席團成員平均年齡普遍下降,主席團平均年齡為50.7歲,比上一屆屆初下降了2.5歲,特別是70后、75后的副主席數量增多,使班子更加充滿朝氣和活力。
重心下移基層。切實貫徹“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的要求,也為了協會開展工作的需要,協會理事會和主席團的人選充分考慮了基層的需求,最大限度內增加了基層人選的權重。12個協會主席團成員中來自基層的有40人,占33.9%。省書法家協會的13名主席團成員中,來自基層的有9人,占69.2%;省民間文藝家協會11名主席團成員中,來自基層的有5人,占45.5%。自由職業者的比例也有增加,如省電影家協會5個主席團成員中來自民營的有2人,占40%。
12個省級文藝家協會理事會、主席團候選人建議人選都以高票或全票當選,充分體現了組織意圖和廣大文藝界意愿的高度統一。各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成員政治素質過硬,專業成就突出,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影響力。
三、厲行節約,創新辦會,會務簡樸高效
——會議法定程序不減、標準不降。在工作程序上,嚴格按照選舉規程辦事,保證選舉有一個公正、公平的環境;充分發揚民主,讓會員代表明明白白選人,在充分了解候選人建議人選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
會議期間,代表們歡聚一堂,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共商甘肅文藝發展大計,針對我省文藝事業面臨的新形勢,結合各文藝家協會未來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以積極負責的態度,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各協會會員代表大會都在團結和諧、奮發進取的氛圍中勝利閉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辦公費用精打細算、厲行節約。這次協會集中換屆,省文聯根據協會換屆議程大致一致的規律,用“打包”換屆的形式,詳細分析了各協會換屆中的“公因式”,果斷合并了中共黨員代表大會和開幕式這些“同類項”,4個協會的開幕式在主會場一起開,使開幕式顯得既大氣又飽滿。其他議程則仍然放在協會的分會場單獨開,做到了有分有合、互不干擾,這是省文聯協會換屆史上的一個創舉。緊湊的安排節省了會員代表的時間,也節省了住宿費用。會議期間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雙十條”精神。
會議次數少了,辦會質量高了:服務更加到位,細節更加精致;會議材料形式統一,質量明顯提升;宣傳也是“集中火力”,更加有氣勢。更為重要的是,在半年換屆期間,省文聯其他工作不僅沒有因換屆而受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問題研究、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落實年”行動、雙聯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文藝活動品牌工程打造、文藝志愿服務活動、“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等工作,都在創新中有序推進。
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過去五年甘肅文藝成績喜人
通過審議報告,代表們普遍認為,五年來,在省委正確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的具體指導下,全省各文藝家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緊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服務全省經濟社會大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繁榮文藝、孕育精品,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省建設增磚添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吶喊助威。
2014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后,省委書記王三運11月19日到省文聯調研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情況,看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并對大家給予厚望。通過對總書記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的深入學習,廣大文藝家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責任,認識到文藝創作的捷徑就是到人民中去。“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田間地頭、廠礦車間等生產一線,就是最生動創作素材的富礦。
敏銳地感知時代的脈動,深刻地體驗生活的真諦,廣大文藝家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涌現了一批年富力強、創作活躍的文藝新人。全省文藝工作者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甘肅文藝事業得到全國注目,許多文藝家和作品獲得了較高的榮譽和獎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省音樂家協會成功主辦了“中國音樂金鐘獎”甘肅賽區選拔賽,組織了“五個一”工程“一首好歌”評選推薦,參與舉辦了中國交響樂世紀回顧暨第二屆中國交響音樂季蘭州展演周,舉辦了第一、第二屆“西部七省民歌邀請賽”“紀念、緬懷張梟先生系列活動”“桑吉頓珠單簧管獨奏音樂會”,第三屆“中國西北音樂節——絢麗甘肅音樂會”。在主辦的“西風烈·絢麗甘肅”全國歌曲征集評選活動中歌曲《甘肅老家》脫穎而出,成為甘肅的一張新名片。
五年來,甘肅電視劇創作已經按照市場化的模式運作,國有、民營影視機構齊頭并進;省內、省外甚至包括與國外的創作力量頻頻聯手。其中,由省廣電總臺投資拍攝的電視劇《猛獸列車》《滿倉進城》在國內多家衛視和地面頻道播出,收視表現不俗。
著力加強曲藝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繁榮甘肅曲藝曲種,促進創作創新,多出精品力作,使這些古老的藝術煥發新的生命力,并且擴大宣傳,提高全民參與意識、保護意識,形成公眾的文化自覺,把優秀曲藝作品推向全國乃至更大的舞臺。雜技《敦煌神女》的創排演出徹底改變以往在敦煌旅游“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的尷尬,形成觀莫高窟、游月牙泉、看《敦煌神女》的經典旅游組合。
2012年,王家達創作的報告文學《莫高窟的精靈:一千年的敦煌夢》,榮獲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文藝圖書獎;東鄉族作家鐘翔的散文集《鄉村里的路》榮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再次證明了甘肅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實力;2014年,葉舟的作品《我的帳篷里有平安》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填補了我省作家在“魯迅文學獎”小說領域的空白,繼“詩歌大省”稱號之后,甘肅作家的小說創作實力引人矚目。甘肅文學領軍人物的不斷涌現樹起了文學創作的新標桿。
2013年,蘇鳳麗、佟紅梅獲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15年,朱衡獲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竇鳳霞獲一度梅。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甘肅省的本土演員第一次獲得二度梅。2012年,省隴劇院現代隴劇《苦樂村官》獲第12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大獎;2013年,省隴劇院樂團隴東道情音樂組合榮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器樂金獎,省隴劇院入選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名單;話劇《天下第一橋》獲中國話劇最高獎“金獅獎”,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2011—2012年度)資助劇目,獲“文華”優秀劇目獎、編劇獎、導演獎、表演獎。2014年,隴劇《西狹長歌》入選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話劇劇本《天下第一橋》獲21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提名;歌劇《貂蟬》參加第二屆中國歌劇節,榮獲劇目獎、表演獎、優秀舞臺藝術獎等六項大獎并同時獲得上海“白玉蘭”集體獎和多個單項獎。校園戲劇蓬勃發展,小劇場話劇初露鋒芒,甘肅“戲劇大省”的建設內涵進一步得到充實。
民間文藝之花綻放隴原,妍麗芬芳。首屆中國西部“百益杯”花兒藝術節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提升了甘肅本土文藝在全國的影響力;“乞巧文化論壇”的研討交流,尤其是“中國乞巧文化之鄉”的命名,使更多的人了解了甘肅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為全國乃至世界展示了甘肅獨特的傳統藝術魅力。
攝影藝術成果卓著,一大批反映甘肅歷史、現實、自然的優秀作品,讓瞬間變成永恒,成為甘肅新形象的名片,《天地·木月》自然攝影展和第四屆甘肅攝影“奔馬獎”暨“中國夢·我的夢”甘肅省第十九屆攝影藝術展,以歷史使命的緊迫感和務實發展的責任感,記錄著時代的風貌,在綿延的絲綢之路上締造著深厚而斑斕的甘肅映像,傳遞著社會發展中的溫暖和正能量。
由省電影家協會及會員單位聯合拍攝的電影《洛克心中的伊甸園——迭部》榮獲首屆亞洲國際旅游題材電影電視節優秀獎;故事片《甘南情歌》獲得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電影“百合獎”一等獎,并入選“中國夢”電影新片展播;《望平川》獲得全國微電影“金麒獎”一等獎;《車站丙班》獲得中組部優秀黨員教育片一等獎。
中國畫壇的新生力量“敦煌畫派”以敦煌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高品位的藝術風格正在打造著美術強省,展現著中國西部文化的自信;圍繞敦煌文化這個主題,兩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更是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傳承和弘揚著燦爛輝煌的優秀民族文化藝術;以新絲路為題材的“絲綢之路絢麗甘肅”第九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的成功舉辦,為廣大美術愛好者走進西部了解絲綢之路、描繪西部風情、反映西部變遷、展現甘肅魅力、感悟絢麗甘肅提供了機遇,推動了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
由省舞蹈家協會牽頭組織的“下基層、送講座”活動,連續2年深入隴南武都、成縣等地,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題,對培育文明風尚,建設和諧文化,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起到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精品工程項目“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把少兒舞蹈的種子撒到了農村,用舞姿放飛農村孩子們的成長夢;連續三屆“中國藏族鍋莊舞大賽”的成功舉辦為甘、青、川鍋莊舞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促進了民族和諧團結,對藏族文化起到了傳承保護作用;舞蹈“飛天獎”以比賽的形式促進、提升了我省基礎舞蹈藝術的教育水平,建立起了公平、公正的涵蓋基礎教育、專業教育、職業從業三個層面的舞蹈賽事體系。
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書法名碑、中國書法家創作培訓基地先后落戶甘肅;“張芝獎”“西狹頌”“朝圣敦煌”全國書法大展,以及首屆“草圣故里”全國草書名家學術提名展等書法精品展覽的舉辦,極大地弘揚了悠遠的甘肅書法文化,對推動中國書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緊緊圍繞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大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動員和號召藝術家以“雙聯”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題材,創作了大量基層農民群眾喜聞樂見、膾炙人口的好作品。隴劇《洮水謠》、電影《此木生芳》,既找到了基層農民朋友的心理共鳴點,又震撼了廣大基層干部的內心世界。出版了《心靈的鄉村》《春天,我們出發》等以“雙聯”為載體的鄉土文學讀本。連續三年舉辦了甘肅省“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藝術作品展。與中國作協合作,邀請著名報告文學家、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帶領邱華棟、一合、李迪等十位全國著名作家深入我省農村,創作反映雙聯的報告文學作品,所有作品已在《人民文學》發表,并出版了《國家溫暖》報告文學集。與新華社《攝影世界》雜志社聯合策劃,組織攝影藝術家分赴全省各地農村聽民意、訪民情,采集最真實的精準扶貧發展故事,收集和整理、篩選了近300張攝影作品并配以文字說明結集出版《小康夢想——甘肅“精準扶貧”紀事》,在全國出版發行。與中國曲藝家協會合作,約請全國知名曲藝作者深入酒泉、張掖創作了一批反映我省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曲藝作品,將于全國“兩會”期間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演出。屆時,姜昆、劉蘭芳、朱軍、溫玉娟、呂繼宏等知名藝術家將登臺表演。邀請全國知名詞曲作家來河西采風,結合我省“西風烈”主題歌曲創作,力爭推出一批歌唱甘肅的好歌曲。這些活動,使藝術家接受了教育和洗禮,更為全省精準扶貧工作宣傳鼓勁、助威增勢,鼓舞了干部士氣,展示了甘肅精神和甘肅形象。
加大對幫扶村武都區琵琶鎮張壩村、臨洮縣八里鋪鎮高廟村的工作力度,藝術家們各顯神通,有的拍賣作品,有的動員人脈,想方設法為扶貧項目募集資金。組織著名藝術家陳伯希、莫建成、張改琴、康金成、李膺等先后捐獻精美藝術作品220余幅,通過拍賣為幫扶村籌集資金258.6萬元;動員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地企業家籌集幫扶資金204.4萬元。組織省楹聯協會為幫扶村量身創作楹聯,由全省著名書法家書寫、制作810副懸掛于農戶門樓,價值84.4萬元;組織省美協、省書協創作書畫作品1100余幅價值110萬元,省攝協拍攝全家福和“雙聯的笑容”320余幅價值15萬元,沖印裝裱后送到農戶家中。完成了自來水入戶586戶,硬化道路16.5公里,沙化道路23公里,修建文化廣場4處,幼兒園3座,安裝路燈185盞,協調貼息貸款270萬元。發展肉羊養殖、洋芋和中藥材種植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又擴展培育了跑山雞養殖、木耳及蘑菇種植產業。近年來,共計投入2816萬元幫扶資金,聯扶村在富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提升、美麗鄉村建設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甘肅文藝之路任重道遠
甘肅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在全國屈指可數。千里隴原歷史文化星羅棋布,文物古跡眾多,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天下雄關嘉峪關、道教名山崆峒山等,堪稱民族和世界文化的瑰寶。紅色文化地位突出,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現代文化閃耀光芒。
深厚的文化底蘊、富集的旅游資源、濃郁的民族風情、壯美的自然風光,以及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這一國家級文化戰略平臺的建設,都為甘肅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為廣大文藝工作者大顯身手提供了非常廣闊的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省委書記王三運在甘肅省五次文代會講話中殷切期望甘肅文藝界肩負起神圣職責,守護好精神家園,時刻關注時代脈動,與人民休戚與共,多出精品力作,奮力開創甘肅文藝發展繁榮的新局面。
協會“換屆”也意味著一次總結和一次重新的出發。新上任的12個文藝家協會主席團普遍感到責任重大。他們不滿足于以往的成績,而著力在與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省的要求,與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對文藝家的要求上找差距。比如,文藝人才不足,特別是領軍人才不足,一直是甘肅文藝發展的“軟肋”。由于人才不足而導致的原創力量薄弱、內容支撐不足,使甘肅文藝發展“中氣不足”。這些問題,將是新一屆協會班子面臨的首要問題。
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有理由相信,各協會新一屆班子一定能乘風破浪,再創甘肅文藝的新輝煌!
甘肅省文聯所屬12個文藝家協會新一屆主席團(協會兼職副主席按姓氏筆畫排序)
甘肅省作家協會第六屆主席團
主席:馬步升
副主席:魏珂(駐會)
羅玉琴(駐會女)
馬青山
牛慶國
葉洲
任真
劉夏萍(女,滿族)
陳開紅
陳玉福
趙淑敏(女)
鐵穆爾(裕固族)
高凱
甘肅省戲劇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朱衡
副主席:劉秋菊(駐會,女)
馬少敏(女,回族)
馬勇
王建平
邊肖
楊波
張小琴(女)
周樺(女)
趙忠東
雷通霞(女)
甘肅省電影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石斌
副主席:丁如瑋
李悅
李巍
柴彥章
甘肅省音樂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畢忠義(駐會)
副主席:左霞(駐會,女)
劉曉麗(駐會,女)
于瑋
王維祥
叢鐵軍
楊亦兵
張雁林
陳虎
彭德明
賽音(蒙古族)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李寶堂
副主席:樊威(駐會)
張大剛(駐會,回族)
馬剛
王萬成
王曉銀
巫衛東
李偉
張玉泉
張學智
段新明
桑吉才讓(藏族)
潘義奎
甘肅省曲藝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
主席:王登渤
副主席:李天成(駐會)
李金江
李金輝
周琪
甘肅省舞蹈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郎永春(藏族)
副主席:茍西巖(駐會,女)
鄧小娟(女)
左麗(女)
安寧
李琦(女)
羅澤燕(女)
金亮(女)
金淑梅(女)
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王貴生
副主席:路學軍(駐會)
馬玉芝(女)
馬兆熙(東鄉族)
白曉霞(女,藏族)
蘭卻加(藏族)
劉文江
楊玉龍
余糧才
邸廣平(回族)
柯璀玲(女,裕固族)
甘肅省攝影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
主席:吳健
副主席:杜芳(駐會,女)
馬健(回族)
王繼成
牛恒立
毛樹林
呂亞龍
后俊(藏族)
關春明(蒙古族)
陳岡
范宏偉
趙晉龍
梁荷生
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
主席:林濤(駐會)
副主席:王青彥(藏族)
劉滿才
安文麗(女)
楊清汀
何勝江
張機
張慧中
陳永革
陳扶軍
尚墨
賈得梅(女)
翟相永
甘肅省雜技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
主席:李林安
副主席:周凡力(駐會,女)
閆建榮
許蕊(女)
張學義
甘肅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第四屆主席團
主席:康堅
副主席:張衛星(駐會)
王小樞
王韌
劉省平
李東珅(回族)
李燕(女)
秦川
黃懷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