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兩會】“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 到2020年貧困縣全部摘帽

時間:2016-01-21 15:07:3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據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方言) 1月20日,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審查批準了《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這是我省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綱要》闡明了“十三五”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導向、主要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重點任務、重大工程,是政府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保護環境等職責的重要依據。《規劃綱要》指出,“十三五”時期,我省將準確把握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積極順應時代要求和人民群眾期盼,立足“十二五”打下的基礎,抓住和用好重大戰略機遇,牢固樹立發展新理念,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實施創新驅動,著力破解發展瓶頸制約,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為實現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規劃綱要》提出,我省將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和后發優勢,以戰略平臺和重大舉措為抓手,堅持項目帶動,著力打造“六大支撐”,實施“十大工程”。據悉,我省還建立了“十三五”規劃重大建設(動態)項目庫,謀劃了7大類、136個子項、6.1萬多個項目,投資總額達8.44萬億元,這也是《規劃綱要》的最大亮點。

  六大支撐

  ●著力打造轉型升級大環境。深入實施“3341”項目建設工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1236”扶貧攻堅和“1+17”精準脫貧行動,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動力結構轉型升級,營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快科學發展,推動轉型升級,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富民興隴。

  ●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門戶。以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為統領,依托蘭州新區、循環經濟示范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我省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框架協議、蘭洽會和國際新能源博覽會等平臺,推進開放開發,用好外部大市場,做優節會大平臺,拓展合作大格局。爭取建設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園區,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好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著力打造物流集散大樞紐。發揮區位優勢、與中亞西亞聯系密切的人文優勢,建設蘭州國際港務區、蘭州中歐貨運班列編組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加快蘭州、敦煌、嘉峪關三大國際空港,蘭州、天水、武威三大國際陸港以及保稅區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形成服務全國、面向“一帶一路”的綜合經濟走廊和物流集散大樞紐。

  ●著力打造清潔能源大基地。憑借豐富的風光電和核能資源,加快開發進度,延伸產業鏈條,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新能源裝備制造、能源化工等基地,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和區域電網建設。

  ●著力打造文明傳承大平臺。統籌推進文化保護、傳承、展示、創新和利用等工作,保護好文物“祖業”,推動好文化事業,發展好文化產業,加快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傳承體系、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建設文化強省。

  ●著力打造生態安全大屏障。堅持綠色引領,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推進重點區域和流域生態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促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相協調,推動綠色富省、綠色惠民。

  十大工程

  ●脫貧攻堅工程。深化拓展“1236”扶貧攻堅行動,扎實落實“1+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健全脫貧保障機制,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新舉措。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整體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科技創新工程。加快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強化人才支撐保障。到2020年,全省新創建10家左右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0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5%。

  ●產業轉型提升工程。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和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型煤化工、現代服務業、公共安全等為重點,培育壯大新興產業,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6%。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商務服務、養老及保健養生等服務業,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0%。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著力實施“6873”交通突破行動和“6363”水利保障行動,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大力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7300公里,縣縣通高速、鄉鎮通省道、村村通瀝青(水泥)路,鐵路運營里程超過7200公里,實現市州鐵路和民航全覆蓋;全省煤炭生產能力達到1億噸,電力裝機達到85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占電力總裝機比重達到60%,電力外送規模達到600億千瓦時/年;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突破500萬戶。

  ●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優化城鎮布局,做大中心城市,做強以縣城為主的中小城市,做特小城鎮,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鎮供水、供熱/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軌道交通,綜合管廓,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城市停車場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群兩帶多組團”城鎮化發展布局和“一廊、四軸、多中心”城鎮空間結構,縣級市和市轄區比例達到30%以上,建制鎮比例達到70%以上,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50%和38%以上。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工程。按照“一帶三區十三板塊”的總體布局,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20個大景區、30個市(州)精品景區、50個縣(市、區)特色景區建設,2020年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雙雙達到5%。

  ●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工程。加快實施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敦煌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等建設。加強節能減排、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教育優先發展工程。推進農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中標準化、職業教育和高等院校基礎能力建設,打通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上升通道,建設一批示范性職業院校和開放式綜合性共享型實訓基地。2020年,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5%、95%、95%、40%,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2年。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進一步提高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參保率,推動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實現應保盡保。完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五年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5萬套。推進“健康甘肅”建設,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平安甘肅”工程。加強視頻監控系統、智能化信息采集、警務綜合平臺和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合管理平臺等建設,構建完善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省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和布局合理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健全食品藥品安全可追溯制度。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