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皓月當空,遼寧大連創客空間里,依舊亮著燈光。創客們還沒有結束工作,他們的小伙伴送來了親手做的月餅,上面還別具新意地印著“創客”二字。
“嗨,中秋節要怎么過?”大家熱烈地討論著。伏在工位上的于躍抬起頭來,兩眼略顯疲勞。“哪天是中秋節?”一陣噓聲后,他連忙不好意思地低頭翻看手機日歷,“哎呀,怎么正好是星期日啊?”原來每周日下午,是大連創客空間約定俗成的線下交流活動時間。這里的不少創新項目和創新產品,都在這個下午萌芽。比如廣受稱贊的“第九單片機開發網”和工業虛擬機床項目,還有被“發燒友”熱購的機器人玩具“盒仔”機器人。
一轉眼已經兩年多了,連發起人于躍本人也沒有想到,在公司會議室里孕育出來的創客空間會一年一個臺階,把一個又一個創新想法,變成一個又一個項目、一個又一個創業公司。
“我是學通訊的,2003年研究生畢業后開始第一份工作,2012年開始自己干,做了一家電子公司。當時因為遇到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就想到建一個網上社區論壇進行求助,后來有很多人在上面發帖子求助,有的問題恰好我們能解決,就分享一下,跟著其他人也開始分享自己的技術。”于躍告訴記者,就是這種分享精神,成就了現在的“第九單片機開發網”。這個當初由六七個人做成的網站,現在已注冊了全國28萬名工程師。
“這個網站上線一年,用戶數量達到8萬時,開始有人在線下建立聯系。我公司的會議室就成了大家聚集的地點。”于躍說,2013年8月,他的會議室有了“創客空間”這個名字,這在當時是全國第七個創客空間,也是東北第一個創客空間。
“也就半年多的時間,周日下午來創客空間的人就多到會議室裝不下的程度了。當時有一位領導騰出自己的辦公室給了我們,就此創客空間有了一個獨立的60平方米的小屋。”
依然還是每周日下午,創新在繼續,創業開始萌芽。“目前,在我們這里已經成長出5家公司了。”于躍告訴記者。當初在第九單片機開發網上誕生的工業虛擬機床項目,經過七八個人兩年多的努力,現已初具雛形,目前正在注冊公司。未來,它將在中國創造一個“機床淘寶”,讓全國的每一臺機床都上網,以最高效率實現機床利用率。
今年7月,在大連市高新區的扶持下,創客空間的面積擴大到了700平方米,所孵化的項目也開始有進有出了。“我覺得未來的創客空間就應該是有進有出的。”于躍說,在這個進進出出的過程中,創客空間里動感座椅項目已形成小產業鏈,有做內容的,有做設備的,大家一起合作,可以創造出一個虛擬游樂場。在聚集了十幾個人的大連創客空間里,有來自黑龍江的,還有來自遼陽的、鞍山的、大連的……創客們的奮斗在這里為智慧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
思緒在時光隧道里兜了一圈,于躍最后回答了“中秋節要怎么過”的問題:“放假吧,星期日活動也順延。團圓日里,家人比創業重要!”記者了解到,因為忙于創新創業,這里的創客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過了。
“回家嘍!”幾個90后的年輕創客禁不住歡呼起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