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好問,學貫中西,多才多藝。
這些,都是世人對江澤民的評價。
今年8月17日之后,1926年出生的江澤民,步入鮐背之年。回望這位90歲老人走過的道路,他的一生,有太多關于書的故事。無界新聞記者節選其中三段,分別是青年時期、領導人時代、退休之后,看看這位領導人的讀書逸事。
讀書興趣,江澤民自己怎么說
多才多藝的江澤民,有哪些個人興趣?
1997 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曾向美國《時代》周刊記者談到這個問題:“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但同時是一個普通公民,我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比如 說,我喜歡讀唐詩、宋詞和元曲,也讀過但丁、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和馬克吐溫的一些作品。我還喜歡聽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的樂 曲……我相信,藝術的各個領域都是相通的。”
什么書,江澤民曾躲在被子里讀
據介紹,江澤民退休后,回到了他曾經任職的上海。除偶爾到北京外,大部分時間住在那里。
2010年4月26日,84歲的江澤民從上海出發前往故鄉江蘇。
27日,抵無錫。在那里,他參觀了老師顧毓秀的紀念館。江澤民,是他在上海交大的學生。
29日,抵常州。次日,他在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時任省長羅志軍的陪同下,參觀了瞿秋白紀念館。
在瞿秋白故居,江澤民透露了這樣一段往事——當年,作為地下工作人員的他,就是在被窩里用手電照著讀瞿秋白的《赤都心史》。
《赤 都心史》,作于1921年至1922年初,那正是“建黨時期”。瞿秋白,江蘇常州人,是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8月,他以記者身份訪蘇,并在 此加入共產黨。訪問期間,他寫下了這部游記體散文著作,記錄了在莫斯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描繪了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該國的新生機,介紹了不少著名人 物的活動,并真實記錄了一個中國人在“赤都”的思想演變過程。
兩年后的1924年6月,這本書正式出版。當時,江澤民尚未出生。當“從事地下工作”的江澤民讀到這本書時,瞿秋白已就義多年,就義時年僅36歲。
什么書,江澤民一次要了10本
英文功底深厚的江澤民,喜讀英文原著。退休后的他,在和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的通信中,還曾提到在北戴河學英語的事。
在中央工作期間,江澤民看到時任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寫的一篇關于中國古代年表的文章,對文中所引哲學家羅素在1922年為中國開出的一個“處方”非常感興趣,便給宋健打電話。此外,他還要了10本羅素的原版著作《中國問題》。
羅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歷史學家。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之一。
關 于此書,有著這樣一段書評——羅素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考和豁達坦誠的心態,既入世又出世地為西方讀者系統闡述了中國問題:立足中國的立場談中國的政治、經 濟、工業和教育,立足西方立場談中西文化的對比和中國人的性格。全書回顧中國的過去,剖析中國的現實,展望中國的未來,集中體現了羅素在中國問題上的人文 關懷和社會關懷,以及代表現代知識分子社會良知的關懷。
藏書多少,上海市長辦公室就超3000本
江澤民讀書、寫書、藏書,是真正的愛書之人。
關于他的藏書,相關文獻并沒有披露具體的數字。無界新聞記者查閱到這樣一個細節。1985年,江澤民擔任上海市長時,他的辦公室有超過3000本書。
此外,江澤民還出版過多部著作,雖然多為工作文稿。根據公開資料,僅在2003年至2009年間,他就出版了6本書籍,總發行字數為200多萬。
讀書好問,誰能給江澤民當“老師”
盡管在讀大學期間,江澤民的學習偏重理工科、自然科學,但因為“家學深厚”,他常被同學們稱作“江博士”。
江澤民勤學好問,在讀書時常常向人請教。這一品格,即便成為領導人后也未曾丟棄。錢學森,就是江澤民經常請教的一位“老師”。1989年,錢學森給江澤民送了一本他寫的《系統工程論》。此后,江澤民特意向錢學森請教了超弦理論,最尖端的物理學理論等知識。
后來,江澤民發表講話時,還引用了“系統工程”的原理。
在讀書方面,國家科委原主任宋健,也是江澤民經常請教的“老師”之一。江澤民曾對宋健說,“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覺得我應該讀一讀的東西,就直接送到我的辦公室來。”
哪位女主角,江澤民訪法時希望為她“掃墓”
江澤民對《茶花女》情有獨鐘。據世界知識出版 社2006年出版的《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記錄,2004年,江澤民訪問法國期間,曾對法國總理說,“茶花女”確有其人,她就和小仲馬同葬在 巴黎的一處公墓內。在座的時任駐法大使蔡方柏補充說,茶花女的墓就在蒙瑪特高地。江澤民當即表示很想去看看,但來不及安排了。后來蔡方柏專門找了茶花女墓 地的錄像送給江澤民。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也是法國文學史上首部把妓女作為主角的名作。
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與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控訴。
2010年6月6日晚,已卸任多年的江澤民曾專程到國家大劇院觀看威爾第經典歌劇《茶花女》。陪同他觀看的,還有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等。
年近八十,還在讀韓愈的什么文章
江澤民喜歡古典文學,國學功底深厚。
1994年,近年七旬的他曾在南開大學,當場背誦了王勃的《滕王閣序》和蘇軾的《中秋見月和子由》,令學生們嘆服。
10年后的2004年底,江澤民在上海家中邀老同學余力相聚。聚會那天,余教授剛進大門,江澤民就迎上來說,“正讀《師說》,就來了個教授,要好好探討一下。”
《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是韓愈寫給學生李蟠的文章。文中闡述了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及擇師的原則等。
余力教授的夫人彭安還記得,江澤民那天穿著黑色西服,還是熟悉的黑框眼鏡。江澤民的書房簡單而素雅,彭安看見桌上滿是古籍。而整個談話都在書房旁邊的小會客廳里進行。能望見花園的會客廳陳設簡單,僅兩排沙發、一個茶幾。
江 澤民還將當日的讀書筆記贈給了老同學。這份落款為“2004年10月12日”的讀書摘錄上,江澤民以黑色水筆謄寫了當日誦讀的韓愈的3篇名文——《師 說》、《進學解》、《原毀》片段,其中不乏“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名句。此前一個月的2004年9月,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同意江澤民同志辭 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江澤民對老同學說,退休后不想別的事,想在學校里任教,也在做著準備工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