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商業協會

抗擊疫情: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在行動

時間:2022-08-19 00:05:1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開通心理援助熱線 打好“心理防疫戰”

中國甘肅在線 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作為社會組織,協會迅速響應,主動作為,通過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等多種形式投入到抗疫戰斗中,以實際行動展現社會組織的愛國情懷和社會擔當。

為了維護全市群眾的身心健康,引導其理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從7月22日起,協會組織蘭州大學、蘭州文理學院、西北師大、甘肅政法大學、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蘭州市二院等在蘭高校、醫院的20名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及專家、教授,面向全市廣大市民開展心理疏導、心理減壓、心理干預等心理援助服務,幫助消除全市居民群眾疫情期間恐慌、焦慮、壓抑的情緒。心理援助服務熱線安排公布如下:

nEO_IMG_圖片1.jpg

所有心理援助活動至疫情清零終止。

相關媒體報道

接聽心理援助熱線 用溫暖驅散疫情下的陰霾

nEO_IMG_圖片4.jpg

“您好,我是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心理志愿者,很愿意幫助您!別著急,用您的方式說出來就好……”7月22日上午9時40分,協會智庫首席專家、黨支部副書記、2021年甘肅最美科技工作者、蘭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成德教授作為志愿者正在耐心解答市民的心理咨詢問題。

打來電話的是一名中學生小艷。她表示由于疫情封閉小區等原因而感到壓抑,對未知的將來感到恐慌,尤其是到了晚上臨睡前會莫名的情緒低落。王老師首先表示理解和共情,并讓她嘗試認識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產生這種小小的低落情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要避免因為自責產生惡性循環。隨后,王老師順著小艷的話題詢問了近期的日常生活安排以及每天的情緒變化。從中了解到她白天生活、學習等一切都井井有條,情緒比較穩定。但是每到夜晚準備入睡時,會莫名地出現恐懼、情緒低落、擔心未來,對自己的評價也開始降低。雖然每晚都能夠入睡,但入睡困難。王老師一直耐心傾聽小艷的傾訴,并且在小艷表現出積極情緒時給予肯定和強化。針對小艷晚上出現的恐懼情緒,嘗試引導她去找到恐懼的根源。小艷表示,她的恐懼很可能是來源于在家封閉,對疫情未知的恐懼。了解了誘因之后,王老師和小艷嘗試著改變自己對疫情防控和小區封閉看法,換角度看待問題時,情緒也隨之改變。咨詢結束前王老師還建議她通過轉移注意力、多與他人交流以及增加娛樂和體育鍛煉等來改善自己的情緒。30分鐘的熱線咨詢后,小艷表示自己“豁然開朗”,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都被梳理清楚了,再加上咨詢師的鼓勵和強化,小艷表示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并且會嘗試咨詢師給出的建議,更好地調整身心”。

除了接聽心理咨詢熱線,王成德教授還為定西市安定區190余名中小學(幼兒園)的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作了題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與原則》的專題培訓。

nEO_IMG_圖片5.jpg

嚴鐳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學博士。當得知協會組建心理援助志愿者,第一時間加入組織,并聯系了6名心理咨詢師一起加入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團隊。

他在協會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的第一時間,就電話接到一位求助者講述女兒和自己發生爭吵,矛盾升級,女兒身體顫抖,水杯從手中滑脫,隨即人暈倒在地。嚴鐳聽后,首先確認來電人員及家人生命健康安全后,隨即對來訪者進行情緒安撫,再次詢問確認事件發生情況及誘發因素,開始心理疏導,幫來訪者理清思路,進行換位思考。漸漸使來訪者認識到自己與孩子溝通中出現的關系問題,察覺自己身為母親給女兒關愛的方式,最終使她認識到是自己需要作出調整。

解決了求助者的情緒問題后,求助者進一步希望咨詢師和自己女兒聊聊。嚴鐳回復,首先要征求她女兒同意,其次強調暈厥、肢顫需前往醫院檢查。其三,非個人主觀意愿咨詢效果會大打折扣。求助者同意本次咨詢結束。

過了一會,這位求助者的電話再次打了進來,說女兒同意來做咨詢,咨詢電話給予小王手中,嚴鐳確認來電人員是否出于自愿,是否愿意進行咨詢。得到確認后,嚴鐳首先告知了咨詢師保密原則,再次詢問確認事件發生情況及誘發因素,對雙方信息進行對比確認。孩子很懂事,很理解父母,只是和父母溝通不好。問詢和父親關系,以及溝通情況。得知父親不善言辭,長期外地出差。僅和母親因她上學在蘭州,上學在校被同學欺負等信息。(之后和母親確認核實)女孩好強,學習成績不錯,父母不會說話讓她感覺總拿她和別人比較。有想不開的時候,(之后與母親已核實)覺得活著沒有意思。

嚴鐳問詢: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如何解決?得到很多正面回答如聽音樂做運動等,嚴鐳借勢繼續積極引導。孩子說的越來越多,之后的咨詢中發現孩子有幻聽、幻視情況(之后和監護人已核實,建議去醫院及時治療)。咨詢后小王很開心,也接納咨詢師建議方法,嘗試與父母溝通。很感謝咨詢師發現她很多優點,讓她知道自己不差。小王咨詢結束后,給予王女士同樣溝通技巧,用積極心態語言多鼓勵女兒。

nEO_IMG_圖片6.jpg

7月24日下午是心理志愿者張華值守援助熱線。下午13時38分,電話嘀鈴鈴響起,當接通后,一位男同志哭訴當天是其生日,獨自一人在外,情緒崩潰,尋求心理疏導。張華首先詢問其物資是否充足,得到肯定回答后,又詢問是否有安心的居所,排除物質困難后,開始疏導。

來訪者自述三十歲左右,陜西榆林人,暫居蘭州。首先講述了自己做了一桌飯菜,獨自過生日的感受,漸漸延伸到自己的人際關系問題,覺察到自己追求完美并要求親密關系人也完美的模式,會給別人帶來壓力,理解了朋友家人的感受,認識到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并從傷感的情緒走出,覺得有這樣的時間停下來梳理一下自我感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

張華建議來訪者在這個特殊時期好好吃飯,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并多和自己對話,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走向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并指出生日是母親生產的日子,建議給母親打電話,緩解孤獨。來訪者愉快的接受了建議,表示要和母親通話,電話里笑著和咨詢師張華道別,表示咨詢讓自己受益匪淺,表達謝意后結束心理疏導。

nEO_IMG_圖片7.jpg

“慢慢說,不要激動,我是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志愿者,一定要相信自己,積極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問題”7月29日上午11時14分,曹林接到一自稱38歲的女士來電,情緒十分激動,闡述了丈夫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沒有用草稿本,而是用了一張A4白紙,媽媽認為這個習慣不好,因此三人各執己見,發生口角,最終爸爸動手打了孩子,孩子因委屈在沙發上哭泣,到了午飯時間,沒有按時坐在餐桌前吃飯,爸爸又一次動手打了孩子的過程。她還講到因家庭瑣事與丈夫產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對丈夫經常打孩子,粗暴的家長作風已經不能容忍,孩子教育問題讓她十分焦慮。

作為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首批智庫專家,曹林耐心傾聽她的講述,積極回應,話語中充分理解她的處境,并詢問了疫情期間家里的物資保障問題,與她很快建立信任關系,接著幫助她梳理她列舉的幾個家庭矛盾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相似之處,讓她既看到丈夫的問題,也看到自己的問題,對方比較容易溝通,慢慢變得平靜,談了自己的問題----對他人要求高,做事追求完美等。她也談到自己關注并學習家庭教育,渴望改變丈夫對孩子的態度,但始終未能改變,擔心孩子在丈夫長期的暴力教育下會產生心里障礙,心中很是苦惱。

曹林詢問得知,每次丈夫打了孩子,作為媽媽的反應和態度,她基本是和孩子站在一邊,甚至當著孩子的面說丈夫不對。對此,在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溝通中,曹林從積極學習,個好媽媽;愛孩子,全心全意兩個方面鼓勵了她。從改變自己,影響他人;調整情緒,試著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樹立父親的威信,建立教育共同體;相信孩子,正確引導;平和心態,給自己留空間,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五個方面積極溝通引導,她聽后情緒愉悅,表示自己受益匪淺,愿意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問題,做一個愛生活、愛家人、愛自己的人。

連日來,20部電話援助熱線不斷,協會志愿者團隊通過來電溝通,為當地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久居在家的普通群眾、集中隔離人員等解決了各種心理問題。接下來,協會心理援助熱線還會持續開通,在疫情中架起“連心橋”,溫暖每一個需要呵護的心靈。

抗擊“疫”線  默默地守護著市民的健康

7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這座美麗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往日里喧囂的鬧市,街道上的車水馬龍,商場里的人山人海,都歸于寧靜。但總有那么一些人,有的義無反顧沖鋒在前,奔赴“疫”線,捐贈物資;有的居家隔離,心系“疫”線;有的駐守社區,為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默默地堅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nEO_IMG_圖片8.jpg

協會副會長、智庫專家、心理學博士、2022年甘肅最美科技工作者莫興邦連續做三期心理疏導視頻報告,通過中央媒體看甘肅平臺向社會發布。

“在疫情面前,大家是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需要更多守望和互助。協會理事、民建七里河區基層委副主委、七里河區政協委員、市青聯界別秘書長孟繁榮居住的小區被隔離不能外出,他主動打電話與任家莊街西社區、柳家營社區、西果園鎮、柏樹巷社區等五、六個社區對接,免費幫助他們解決抗疫條幅、袖章、馬甲等。在得知街西社區需求抗疫物資時,他積極通過個人渠道,多方聯絡資源,一批抗疫愛心物資送達社區一線。

疫情當前,考慮到各自都在所在小區不能外出,他主動協調志愿者為投身一線的區政協部分委員家中、部分獨居老會員及身處疫情高風險區的民建部分會員免費上門配送新鮮蔬菜,解決疫情嚴重區域會員采購困難的問題。同時還協調疫情消殺資源,與榆中民建和榆中團委對接,提供免費的消殺服務。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家”所在的小區,是防控的第一線。7月24日,居家隔離結束,孟繁榮主動在所在小區組織成立業主志愿者服務隊,與所在社區書記溝通,服從社區統一調配安排,參與核酸檢測次序維護、卡口點值守等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務。

nEO_IMG_圖片11.jpg

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黨支部組織委員馬滿江,第一時間向“疫線”踴躍捐曾捐物。

nEO_IMG_圖片12.jpg

協會黨支部宣傳委員劉建國下沉轄區小區卡扣點執勤,以實際行動發揮了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以來,每次疫情防控工作,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會員(黨員)都在參與,每一次都奮斗在“疫線”,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心理援助、捐贈抗疫物資、卡口值守、小區巡查、核酸檢測、統計數據……都有他的身影,他的堅守和努力充分體現了社會組織會員(黨員)無私奉獻的博大情懷,彰顯了社會組織會員(黨員)擔當作為的先鋒本色。                  

(蘭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協會  元皓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