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之巔,你在海之濱。2016年7月,在習總書記擘畫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彼{圖下,天津市和平區接過對口幫扶會寧縣的“接力棒”,讓兩個在地理上遙遙相望的城市,因使命和責任而緊緊地交融在一起,攜手書寫脫貧攻堅新篇章,共同描繪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這是一場山與海的牽手!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會寧縣在天津市和平區幫扶下,實施了一大批援建項目、培訓了一大批干部和技術人才、辦成了一大批好事實事、幫扶了一大批困難群眾,形成了全方位、全領域的扶貧協作框架體系,取得了多點開花的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和平區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62億元,社會幫扶資金2382.67萬元,為會寧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勁動力。
產業扶貧拔窮根
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今年上半年,賣掉了兩頭牛,有了近3萬元的收入,后半年準備再賣三頭,賣完牛棚里還要七八頭牛呢,真正是年年有收入!倍〖覝湘偵驅艽宕迕窆涝浅酥鴸|西部扶貧協作產業發展的東風,吃上“產業飯”,闊步走上“小康路”的人。
產業興,則鄉村興。和平區立足會寧縣實際,持續強化東西部產業協作,落實產業鞏固提升獎補資金,努力構建鄉村振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位于新添堡鄉炭山村的蜜蜂養殖合作社,是東西部扶貧協作“萬企幫萬村”行動中,由天津現代集團有限公司幫扶的扶貧項目,為當地貧困群眾拓寬了脫貧致富的門路。
全面幫扶促發展
被評為“天津市優秀扶貧車間”的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位于會寧縣中川鎮,合作社2019年通過政府幫助,與天津市幫扶企業簽訂購銷協議,帶動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合作社通過“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合作模式,為貧困戶免費提供種子,建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采取吸納就業、能人引領等方式,帶動周邊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常年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陳金娥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長效的幫扶就是將技術留下來。2020年6月2日,會寧縣人民醫院腎內科在天津市海河醫院專家的大力幫助下,為兩名尿毒癥患者成功開展了首例CRRT治療,為會寧縣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危重癥、中毒等患者的生命健康搭起了一座希望的橋梁。
“結合會寧醫療機構學科發展需求、技術人才隊伍現狀,幫助提升其相關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通過“傳幫帶教”,努力為會寧縣培養一批帶不走、留得住的醫療隊伍!碧旖蚴泻:俞t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易麗萍說。
會寧縣人民醫院醫技水平可喜的變化,正是和平區人才幫扶“傳幫帶”成效的一個縮影。自東西部扶貧協作開展以來,和平區發揮自身優勢,廣泛聯系,安排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幫扶解決會寧縣鄉鎮衛生院設備不足等問題,為會寧縣醫療衛生事業注入強勁動力和源源不斷的活力。
“以前看病要去縣城醫院,一點也不方便,自從和平區給鄉上衛生院捐贈了DR機和彩超機以后,我們就可以直接在鄉衛生院做相關檢查,特別的方便!”新添堡鄉新添村村民馬金發有感而發地說。
鄉村振興譜新篇
“孫子送到學校后,我就來扶貧車間干活,除去寒暑假一年能掙1萬多元,我和孫子的零花錢夠了。”村民劉昌琴說起現在的工作很有獲得感。
劉昌琴口中的扶貧車間是位于會寧縣楊崖集鎮的中藥材產業扶貧車間,由和平區與甘肅省長征藥業集團共同出資建設,采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帶貧模式,為貧困戶提供種植技術支撐,并上門保底收購,讓當地農民從種到收,沒有后顧之憂,就近就地就業,也不再是夢想。
脫貧攻堅“碩果累累”,鄉村振興“再起征程”。2021年,和平區立足會寧實際,在東西部協作共建鄉村振興示范村的項目實施上,將產業發展與示范村建設有機結合,探索鄉村振興的“會寧模式”,實現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一個腳印一支奮進的歌謠。
行走在如今的會師大地,一條條通村路和連戶路四通八達,一幢幢嶄新的房屋鱗次櫛比,一項項產業蓬勃發展,四處呈現出一派產業興旺、人民安居的美麗畫卷。當前,當沖鋒號角響起,“鄉村振興”的巨筆在會師大地上豪邁揮灑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步伐沒有停止,扶貧協作之花將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持續綻放
(會寧融媒記者 竇菊)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