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通渭訊(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劉 峰 通訊員 南東平)通渭縣華家嶺老站村集中安置點,施工建設已近尾聲。一座座新居整齊排列,工人們正忙著加緊推進通水通電工程,預計十月底就能交付入住。在這片忙碌的工地上,55歲的搬遷戶張克明格外上心,再過不久,他就能搬進這里的新家了。
“過去家離溝渠河道近,每逢大雨,山洪從房子兩邊沖下來,一家幾口人整天提心吊膽的。”說起以前的居住環境,老張滿是感慨;可聊到即將入住的新家園,他又笑了:“我現在一邊在這兒打零工,一邊盯著建房質量,這樣蓋的房子住得才踏實、舒適。”
老站村集中安置點是華家嶺鎮規模較大的安置點,專門用于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涉及10戶30人。“去年我們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借鑒周邊成熟搬遷點的成功經驗,精心統籌規劃了這個項目。”老站村村書記孫荷介紹,今年三月份項目開工后,村上立刻成立了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工程質量、跟進建設進度,“這兩天我正盯著施工隊準備巷道硬化,就是要確保讓搬遷戶滿意。”除了推進安置點建設,華家嶺鎮還同步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配套——水電入戶、巷道硬化、暖棚圈舍等設施一一落地,就是要讓搬遷群眾不僅“搬得進”,更“住得好”。
近年來,華家嶺鎮始終將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土坯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作為推進鄉村振興、保障群眾住房安全的核心工作,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安居工程”,用具體可行的民生實事,滿足大家對“住有所居、住有優居”的美好向往。
在牛家山村,村民白學偉最近正忙著照料自家剛封頂的抗震房主體。“以前住土房子,又潮又暗還漏雨,現在改成磚混結構,屋里又亮堂又規整,住得別提多舒心了,比老房子強太多!”白學偉說,今年參與抗震房改造,他還拿到了2.6萬元的政府補貼,不僅大幅減輕了經濟壓力,房子還做了適老化改造,生活上更方便。同村的白強也在忙著土坯房改造,“原來的土房拆了,準備蓋帶上下圈梁構造柱的磚木房,政策特別好,給了我5000元的補助。備料基本夠了”
“今年以來,我們一直把土坯房改造當作重點工作,充分用好政策、作好宣傳,動員村民參與建設。”石卜溝村支部書記王福勝表示,截至九月底,村里已完成17座土坯房改造竣工驗收,還同步推進6座抗震農房建設,“就是想實實在在改善農村居住條件,讓鄉村風貌也能提一提,讓村民不僅住得安心更要住得舒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華家嶺鎮2025年農房安全提升工程實施以來推進至今,已完成48戶生態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抗震農房改造48戶,土坯房改造175戶。已建成一大批既安全宜居、又兼具“顏值”與“溫度”的農村住房。從“憂居”到“宜居”,從“盼安居”到“享幸福”,不僅保障了村民的住房安全,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更拉開了鄉親們新生活的精彩序幕,繪就出一幅暖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幸福圖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