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曲縣是我省唯一不產顆粒糧食的純牧業縣,曾經的老百姓長期過著居無定所、逐草而牧的生活。針對“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情況,瑪曲縣實施游牧民定居、易地搬遷、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等工程,取得了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脫貧致富與可持續發展相促進的顯著成效。
記者 俄昂卓瑪:
我現在是在瑪曲縣阿萬倉鎮易地搬遷安置點,截止2018年2月,全村136戶建檔立卡戶已全部入住,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牧民群眾住上了基礎設施完善的安居房。
走進建檔立卡戶得強家,寬敞明亮的新居收拾的井井有條。2018年,依托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得強一家住進了新居,結束了40年的游牧生活。同時,她家600畝的草場享受到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再加上政府扶持資金和村集體經濟務工,得強家年收入增加到3萬元以上。
甘南州瑪曲縣阿萬倉鎮曲美朵集中安置點建檔立卡戶 得強:
國家給我們提供了新房子,里面水、電等基礎設施都齊全,現在我在帳篷城打工,有一定的收入,國家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好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瑪曲縣投入資金2500萬元,在阿萬倉鎮建設帳篷城及自駕車營地,讓村民實現就近就業,有穩定收入。
甘南州瑪曲縣阿萬倉鎮副鎮長 張德貴:
旅游項目帶動周邊建檔立卡戶的就業,促進貧困戶的收入,真正使咱們的建檔立卡戶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得益于國家的扶貧政策,瑪曲縣歐拉鎮班禪新村建檔立卡戶貢去東知,被評為生態護林員,妻子也考上了扶貧專崗,全家年收入達5.3萬元以上。
甘南州瑪曲縣歐拉鎮班禪新村建檔立卡戶 貢去東知:
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給我一套房子,自己沒花一分錢,我的生態護林員工資一年有8000元,媳婦一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感謝國家和政府的幫助。
產業扶貧是群眾脫貧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瑪曲縣歐拉鎮歐強村建檔立卡戶慶知布,把自己30只羊全部入股了養殖專業合作社,自己也成了合作社社員,如今,他的30只羊已經變成了100只,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以上。
甘南州瑪曲縣歐拉鎮歐強村建檔立卡戶 慶知布:
我在這個合作社干了9年了,2012年的收入是5、6萬元,去年收入達到了11萬元,以后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奔向小康。
“輸血”不如“造血”,合作社還積極開展優質羊的選育、改良、擴繁、推廣,對周邊牧民進行科學養畜技術培訓,實現持續增收。
2019年4月,瑪曲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截至目前,瑪曲縣剩余貧困人口39戶101人,計劃今年全部脫貧。
來源:甘肅電視新聞
記者:甘南臺 李生榮 王純宇 楊平 當正杰
本文編輯:黃慶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