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綠水青山、田園風光、民俗風情……8月3日,第二屆“官鵝溝杯”自行車挑戰賽在新城子藏族鄉新坪村開賽,作為重大賽事的始發點,這里云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媒體平臺和網絡直播大咖,還有觀戰助威的親友團、游客。借助賽事,新坪村迎來了新的旅游高峰。
新坪村是官鵝溝大景區鵝嫚溝景區內的一個純藏族村,有5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212戶802人。2024年以來,鄉村黨組織爭取青島隴南東西協作及民生銀行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項目,著力完善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在村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改陋變景,在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中因勢造景,使村莊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奠定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堅實基礎.
厚植生態底色,打造靚麗風貌。新建成集旅游服務、商品售賣、餐飲休憩、民俗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廣場。實施新坪河道治理工程,打造水景觀,沿新坪河河岸新修健身步道,打通村莊斷頭路。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拆除私搭亂建違法建筑和殘垣斷壁,實施自來水入戶改造提升、污水管道埋設、改廁改圈等工程,整治臟、亂、差等問題。突出藏鄉民族特色,實施房屋風貌改造等項目,使村內環境更加美麗、潔凈,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開辟娥嫚大舞臺,定期開展民俗文化演出,新建藏族文化和“石榴文化”宣傳長廊,讓新坪村展現文化活力,增添了旅游名片。
“通過項目建設,村里變化非常大,修建了水景觀、休閑廣場、健身步道、涼亭,環境變得更美了,來旅游的人更多了,帶動了民宿發展,增加了我們的收入,大家致富的信心和勁頭更足了。”新坪村村民楊春龍說。
楊靚紅一家人是新坪村村民,2015年大學畢業后去青海西寧發展,看到近兩年村里變化很大,回村發展創業。借助縣上旅游產業獎補政策,投資一百多萬元,和妹妹在新坪河畔建起了一座連體民宿,總面積1200平方米。
“這兩年村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通過景點打造,村莊變得更漂亮了。打通沿河景觀步行道、修建便民橋,為我們打通了致富路。我們的民宿生意越來越好了,12間客房基本上每天爆滿。”楊靚紅高興地說。
強化黨建引領,發展致富產業。新坪村利用地處娥嫚溝景區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民宿餐飲等服務。招商引資1100萬元建成玻璃水滑道游樂項目,每年按營收15%為村集體分紅。爭取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資金200萬元建成羌陶非遺長廊、羌藏刺繡車間和蔓菁油古法作坊等。
在柳林社的鵝嫚湖畔,“吉地人家”是新坪村近兩年提升改造的示范農家客棧,客棧負責人楊海峰忙里忙外,接待安排訂單游客。優質服務和良好環境吸引了許多外地避暑度假的游客。
“給‘吉地人家’點贊。”來自湖北武漢市的游客陳先生告訴記者,住到“吉地人家”感到非常暖心。去年他到宕昌度假,在“吉地人家”住了近一月,今年又來度假,還是住在“吉地人家”。“這里對客人非常熱心,就像到家里一樣,飯菜做得非常適合我們口味。我們到這里就是風景好、住宿好、吃得好。”陳先生表示,明年還來宕昌度假,還住“吉地人家”。
“近兩年,縣鄉加大新坪村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旅游人數明顯增加,我們民宿的效益也有了顯著提升。今后我們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打造示范民宿。”楊海峰說。
新坪村成立旅游行業協會,扶持開辦農家樂6家,特色農家客棧14家,現有床位380張,可容納300人就餐。與宕昌縣富羌三色旅游文化公司聯合,創辦娥嫚小苑民宿,開設民俗網店,壯大村集體積累。
強化社會治理,推動共建共享。新坪村深入推行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組建村民理事會,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推進移風易俗,塑造文明新風,共筑共建美好家園。
青島隴南東西協作及民生銀行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項目,讓新坪村基礎設施有很大改善,更加夯實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條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宕青信心滿滿,“下一步,我們要發揮黨建引領,組織帶動黨員群眾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文旅產品研發,極力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水平,在促進鄉村治理,壯大旅游基礎上做文章,把娥嫚溝的綠水青山變成我們藏鄉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實現新坪村的全面振興。”
新城子藏族鄉黨委書記楊旭東表示,下一步,將嚴格按照縣委“六爭九提三突破”行動和全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布局,以新坪村為樣板,進一步強化措施,大抓其余村基礎設施完善、旅游服務能力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新城子藏族鄉觀光旅游、休閑度假,以鄉村旅游業的大發展有效助力群眾增收、鄉村振興。
(劉治學 王曉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