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平涼市

崇信縣新窯鎮: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動實踐

時間:2025-09-10 18:12:1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崇信訊 走進崇信縣新窯鎮,只見干凈整潔的村道旁,綠樹成蔭,鮮花綻放。千畝蔬菜基地里,芹菜莖稈筆直粗壯、葉片翠綠肥厚,工人們正抓緊收割、按品相整理捆扎,裝箱后通過冷鏈專車銷往西安、武漢等地;黑河河畔,河水清澈,岸線整潔,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如今的新窯鎮,“面子”靚,“里子”實,正以嶄新的姿態破圈發展,向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大步邁進。

近年來,新窯鎮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文明建設為引領,以民生保障為根本,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

nEO_IMG_圖片1.jpg

治環境:擦亮綠色礦區新底色

“這幾年環境變化大家都能看得見,尤其是我們這些煤礦附近的,以前拉煤車一過,鋪天蓋地的煤塵,回去洗把臉水都是黑的,現在不一樣了,鎮政府重點治理了煤塵污染,沿路散步的人都多了起來”,新窯村村民李新強道出了礦區環境的巨大轉變。 

曾經的新窯鎮礦區煤塵污染嚴重,如今鎮政府以“長久治”的恒心,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四季戰役”,以崇大路、赤隴路、S320三條干線為主戰場,推進燃煤、機動車、揚塵、工業企業、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標志性戰役”。緊盯轄區7大煤礦開展煤塵治理專項行動,將防塵抑塵措施落實到煤炭儲存、運輸、裝卸全過程;縱深推進村莊“八改”工程,健全完善“1423”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嚴格落實河(溝)長制、林長制,圍繞黑河、達溪河兩條河流整治河溝道亂象,實施響花溝流域綜合治理、西劉村崾峴社生態修復工程,持之以恒推進造林綠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圖景徐徐鋪開。

nEO_IMG_圖片2.jpg

興產業:擘畫富民增收新藍圖 

新窯鎮圍繞建強“優質草畜、設施蔬菜、生豬繁育、干果雜糧、文旅康養”五大基地,以“促發展”的決心,把設施蔬菜產業作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通過項目支撐、招商引資、群眾參與結合的方式,打造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

依托黑河川區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園,輻射赤城村、周寨村、戚家川村發展設施芹菜種植,前期選種、覆苗、控溫等環節精益求精,共孕育芹菜、甘藍苗8000多萬株,定向栽植芹菜1300多畝,千畝蔬菜基地產出的芹菜通過冷鏈專車暢銷外地。同步推進“以畜帶草、以草興畜、畜肥還田、鏈式發展”模式,助力紅牛產業鏈延鏈補鏈;加快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推進庭院經濟、林下經濟多業態發展;扎實推進西劉村紅色村莊建設,完成后河溝、綠源美景區水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進一步煥發鄉村旅游活力,農文旅融合步伐更堅實。

nEO_IMG_圖片3.jpg

樹新風: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新窯鎮將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錨定破除陳規陋習、涵養新風正氣、推進現代化治理三大焦點,持續深化“5423”鄉村治理模式。

“宣”鑄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發展壯大“6+N”支志愿者服務隊伍,開展抵制高額彩禮、薄養厚葬等宣講活動;以“制”束俗,動態健全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劃定婚喪嫁娶“文明紅線”;以“典”立標,挖掘“低價彩禮、喪事簡辦”典型標桿,常態化開展“崇信好人”“文明家庭”“好媳婦”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引導群眾。“現在村上還有‘嫁女兒收彩禮天經地義’的老思想,村委會會提前介入宣傳政策,給群眾算‘經濟賬’‘幸福賬’”,赤城村村委會副主任梁小娟表示,高價彩禮老舊思想正逐漸轉變,“戶戶爭模范,人人踐新風”的風氣逐步形成。

nEO_IMG_圖片4.jpg

惠民生:書寫物阜民豐新答卷

“現在國家政策好,為我們統一修建了搬遷點,鎮上還修建了大棚,扶持我們搬遷群眾種植食用菌,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新窯鎮周寨村搬遷戶毛榮福的話道出了群眾心聲。

新窯鎮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全力推進百戶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和抗震危房改造;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加大特困供養、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等民生政策落實力度;以“結對關愛·愛心新窯”行動為契機,做好農村留守兒童、老年人等困難群體關愛服務,落實退役軍人優待撫恤,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常態化開展群眾訴求大起底,圍繞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重點,高質高效辦理民生實事130余件,讓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可感可及。

如今的新窯鎮,村莊面貌日新月異、蔬菜產業生機盎然、文明新風浸潤心田、民生幸福底色更足。新窯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窯鎮將繼續高舉綠色發展旗幟,鞏固拓展鄉村建設成果,讓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圖景更加絢麗多彩,讓廣大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張建強 楊富強 朱勇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