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肅州訊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社區是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也是反映基層治理水平的“晴雨表”。近年來,東南街街道東關苑社區為切實提升治理成效,聚焦社區社會治理難點、熱點、堵點,持續深挖居民需求,做實做細網格化服務管理,豐富服務層次,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群眾語”傳遞“好聲音”,理論宣講“面對面”。
采用班子成員帶頭講+“多點開花”,結合實際廣泛講+“補鈣強身”,送學上門精準講+“定制點單”,板凳課堂深入講+“隨時隨地”,文體活動促進講+“文明新風”的形式,廣泛收集群眾關心的話題,圍繞基層黨建、惠民政策、法律知識、移風易俗、衛生健康等內容,立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靈活便捷設置宣講陣地,把理論宣講拓展為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把“大道理”轉化為有煙火氣息的“小故事”,把“書面語”轉化為群眾喜歡的“家常話”,讓黨員干部群眾真正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起共鳴,真正讓新思想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用“綿綿力”巧解“千千結”,糾紛調處“實打實”。
把踐行“楓橋經驗”與“一線工作法”相結合,變“坐堂問案”為“主動巡診”,推行“網格化+信息化”工作法,將矛盾糾紛摸排融入日常走訪服務工作中,在為民服務中常態化收集和發現各類隱患線索,確保排查無死角、研判無盲區,
做到早發現、早分析、早預防。充分發揮網格長熟人、熟事、熟地的本地優勢和社區培養的“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馮大姐”品牌調解室懂法理、有經驗的專業優勢及駐點政法干警隊伍力量,高效、便捷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全力構建信訪突出問題和突發事件“聯抓聯管、聯合處置、聯合化解”的良好局面,實現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
用“鄰里會”架起“連心橋”,解難紓困“手牽手”。
采取入戶走訪、意見收集、集體調研、個別訪談、蹲點調研、調研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察民情、訪民意、找癥結、謀思路,充分掌握轄區實際情況和群眾發展訴求。實行“居民提事、網格議事、協商定事、聯動辦事、群眾評事”五步工作法,定期組織召開“板凳會”、“涼亭會”、“圓桌會”等各種“鄰里會”,將有關情況予以通報,并同群眾現場溝通意見、研究解決對策,實現“調”以務實、“研”以致用,推動服務資源和服務需求的“無縫對接”。通過齊協商、促共識,圓滿解決了小區停車難、飛線亂、毀綠種菜、金裕家園無文化體育設施、福華馨園充電樁擾民等民生熱點問題,使基層服務更溫馨、鄰里關系更和睦、治理效能更高效,受到了居民的廣泛贊譽。
用“溫馨情”辦好“點滴事”,為民服務“心貼心”。
東關苑社區地處老城區,居民組成結構復雜,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弱勢群體相對集中。社區結合實際,“線上線下,雙線運行”機制。線下規范窗口工作制度,全面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新模式,讓居民到社區辦事“只進一扇門、只到一扇窗、只找一個人,能辦所有事”。線上通過微信、QQ、電話,為群眾提供政務咨詢、辦理預約、遠程指導等兜底服務,真正實現“7×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最大限度解決辦事群眾“時間不湊巧、自己來不了”等難點問題。同時通過幫辦代辦、精準入戶,主動為有困難辦事群眾提供“一對一”暖心服務,延伸服務觸角,用心用情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供稿人:毛建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