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享受好政策 新家新生活——永靖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見聞)
春意正濃,在永靖縣陳井鎮董家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點,一棟棟整潔的磚混平頂房鱗次櫛比。
貧困戶他光成在新家度過了第一個春節,大紅的福字貼滿門窗。他光成的眉眼之間流露出喜悅。“我家有5間房,全封閉式,還帶走廊,又大又敞亮。院子一角是廚房和小庫房,整整齊齊的,看著心里都舒坦。這些都是政府給我們蓋的,自己沒掏一分錢,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享受了好政策,以后的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
他光成一家5口人,老房子在董家溝的山頭,只有一條一輛車能通過的山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房子老舊,日子也過得緊巴,父母年邁多病,孩子又在讀高中,全家的經濟來源就靠種地那點微薄的收入,生活的重擔讓這個40多歲的漢子對未來的生活不敢有過多奢望。近兩年,伴隨著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他光成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好的幫扶政策,父母就醫有了保障,每個月還能領到養老金,這對他光成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更令他做夢都沒想到的是,2017年他家被列為易地扶貧搬遷戶,搬進了離鎮子不遠的新房。
據了解,2017年,永靖縣整合各類涉農資金2.08億元,著力改善基礎條件,培育增收產業,完成舊房改造625戶,搬遷安置貧困群眾1081戶、5109人。為了讓搬遷戶能“穩得住”,全縣將易地扶貧搬遷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讓搬遷群眾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共改造硬化村社道路80公里,建成村委會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處。“鋪了水泥路,修了排水溝,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附近有醫院、學校、商店、休閑廣場等,非常方便。”今年40歲的搬遷戶馬克蘭激動地訴說著搬遷工程帶來的新變化。
生活基礎條件改善了,如何讓貧困戶真正脫貧致富?全縣實施1萬元到戶產業項目2508戶,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籌資1.72億元,按照貧困戶每戶補助6000元、非貧困戶5000元的標準,實施產業提升工程,扶持山區群眾發展肉牛養殖、百合種植等產業。2017年入秋后,市場上百合價格與同期相比下跌嚴重,大量百合滯銷。為了扭轉困局,永靖縣委縣政府采取積極措施,組織劉家峽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統一收購百合,在陳井鎮、徐頂鄉設立百合收購點,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格2元的標準收購成品百合,拉動價格整體上升,保證了貧困戶的收入。
搬遷戶王叢峨一家的經濟收入主要來自種植百合。“我們起早貪黑的,就希望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沒想到去年的百合市場行情不好,心里干著急。后來縣里出臺了補貼政策,統一收購,每公斤還補貼2元,銷路有了,價格還比市面高,總算沒白忙活!”王叢峨笑著說。(來源:甘肅日報 記者:文潔 劉秀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