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兩當訊 曾經,“三無”小區是城關鎮基層治理的“老大難”:路面坑洼、設施老舊、居民“各掃門前雪”……如今,通過“硬件提升+軟動能激活”的雙輪驅動,這些小區正煥發新生——路面平整了、路燈亮了,更關鍵的是,居民從“漠不關心”轉變為“主動參與”,真正成為小區的“主人翁”。
一、破局:成立業主委員會,讓居民“當家作主”
“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誰,現在有事就找業委會!”某小區居民李阿姨感慨道。城關鎮以“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為抓手,通過入戶宣傳、召開居民議事會、黨員帶頭示范等方式,引導居民認識自治重要性,最終促成多個“三無”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新當選的業委會主任說:“大家選我們,我們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如今,小區停車難、出行不便等“頭疼事”都有了協商解決的平臺。
二、提質:從“坑洼路”到“幸福路”,硬件改造暖民心
“以前下雨天出門像踩地雷,現在孩子放學都能放心跑了!”小區路面的變化是居民最直觀的感受,城關鎮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專項資金推動路面改造提升工程,硬化破損路面、疏通排水管道、安裝太陽能路燈等都是為民服務顯擔當,最讓居民驚喜的是,改造過程中充分聽取民意:居民建議地面采用水泥硬化就用水泥硬化,化糞池選址也根據居民意見進行調整。“黨和政府真把我們的需求放在心上啊!”居民陳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三、凝心:從“旁觀者”到“主人翁”,軟動能激活社區活力
硬件改善是基礎,而“人心齊”才是長效治理的關鍵。城關鎮通過召開民事直說會、開展“優秀單元長”評比活動等促進小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如今的變化令人欣喜:退休干部張阿姨主動參與小區治理,年輕人組建志愿隊定期清理樓道,連曾經抱怨最多的劉大爺也時時夸贊小區的變化。“小區是大家的,出力是應該的!”居民們的話語中透著自豪,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
“治理沒有終點,只有不斷進步。”下一步,城關鎮將繼續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堅持“硬件輸血”到“軟性造血”,推動“三無”小區從“改得好”向“管得好”邁進,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供稿:王雨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