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時不等人,我們到地里栽苗子,戴上村上送過來的自制口罩,就防疫春耕兩不誤了!”在徽縣高橋鎮的苗木地里,到處都可見戴著口罩各自忙活的群眾,他們戴的口罩,是高橋鎮各村婦女黨員和巾幗志愿者加班加點一針一線縫制出來,隨后統一進行紫外線或高溫蒸煮消毒殺菌,再由村上發放到他們手中的。
口罩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道“防火墻”,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口罩需求量不斷增加,出現緊缺、脫銷狀況,老百姓“一罩難求”。面對口罩緊缺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高橋鎮黨委、政府主動作為,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積極組織黨員和婦女力量,運用科學方法自制口罩,保障疫情防控。
棉布、保鮮膜、紗布等制成的自制口罩,雖然達不到防疫標準,但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擋飛沫傳播,解決燃眉之急,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有總比沒有好,我們也只是想為大家盡一番心意。而且省下的專業口罩,正好留給在一線抗疫情的醫護人員。”渭兒村婦女黨員趙文瑞說道。
從小沙村試點自制口罩成功到全鎮積極參與,短短幾天,各村黨員和婦女積極加入自制口罩的隊伍中,希望能用自己的縫紉技術,為阻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有的婦女姐妹沒有縫紉機,就捐贈制作口罩的原材料,還承擔起剪裁、送貨等工作。“我是一個老黨員,這都是應該做的”“我雖然不會用縫紉機,但針線活還行,讓我參加吧”“我會用縫紉機,有需要盡管吱聲”……這樣的暖心話淹沒了每一個微信群。
一臺臺縫紉機就是一架架戰斗機,小沙村口罩制作現場,縫紉機“噠噠噠”作響,大伙熟練地裁減布料,縫制樣式,壓邊壓縫,一針一線都是抗擊疫情的決心。“現在疫情這么嚴峻,我看鎮上和村上的干部都忙前忙后,堅守在一線非常辛苦,我作為一名黨員,應該首當其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剛好鎮上和熱心群眾送來了口罩制作材料,我就趕緊聯系了姐妹們趕制口罩捐給村里。”小沙村黨員賈轉子邊忙邊說道。
一個個舒適溫馨的免費口罩就這樣送到了千家萬戶手中,送到了抗“疫”一線的村組干部手中,并在發放口罩的過程中,村上干部不斷提醒廣大村民,要盡量待在家里,不到人員聚集的地方,不打牌,不聚會,不辦酒席,出門干活要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措施等等。
截至目前,自制口罩在高橋鎮16個村迅速推廣,每日可生產口罩1200多個,既解決了在物資緊張時刻的群眾急需,也為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基本防護。
通訊員 剡文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