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禮縣的疫情防控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抗擊疫情的重任,以巾幗不讓須眉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彰顯新時代婦女的巾幗風采。
抗疫先鋒茍劍琴
除夕夜陪同父母吃團圓飯的她,在接到通知后,毫不猶豫的趕赴單位,進入隔離病房。面對先后隔離的4位新冠肺炎病患,她和團隊出色的完成了病史收集、病歷書寫、咽拭紙采集工作,并為病人送藥、送飯、送生活用品,一天下來,腿腳站得酸麻,整個手上的皮膚都被消毒液泡得皺了起來。面對危重的病人和隨時都可能被感染的可能,她靠著堅定的信念堅持到底,在工作中一絲不茍地為下一批醫護人員做好充足的防護準備,為下一輪的工作鋪平道路。
鐵骨柔情廖玉芳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接收到局黨組疫情防控部署安排后,作為督察大隊長的廖玉芳立即帶領督察大隊民警奔赴在鹽官、祁山高速路口等疫情檢測點,督察檢查疫情檢測點民警警務配備、人員到崗到位、履行職責以及民警自身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大晚上還在督察檢查的路上。在局里警務吃緊的情況下,她將督察部門僅有的一名年輕民警送到了社區抗疫一線,自己一人承擔全部督察工作。在抗疫警務督察工作中她即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她即是外勤又是內勤,白天奔赴在各執勤點開展督察檢查,晚上對工作情況進行梳理總結,為單位做好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工作支撐。
踐行初心王繼生
沒有專業醫學知識、沒有防護措施,僅僅依靠一個薄薄的口罩,她奮戰在禮縣王壩鎮曹能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因春節期間是外地工作人員的返鄉高峰期,在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中,她走遍走馬、王莊、林莊各組,向群眾耐心細致地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識,講解發熱病人的多種誘因;引導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外出,堅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的預防理念,消除大眾恐慌心理,挨家挨戶走訪排查,一戶戶拿到準確的信息。她說:“我們多走一步,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
帶病抗疫村醫張小英
在全面打響抗擊“疫情”阻擊戰以來,作為一名單親媽媽,上有老人,下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但她仍然義無反顧沖在抗疫最前線。因為祁山鎮夏集村武漢返禮人員較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因為著急她突發急性結膜炎,視力受到了極大影響,可是為了盡快完成人員梳理、居家隔離人員檢測等工作,她依然堅持挨家挨戶進行摸查,逐一測量體溫,在確保全村沒有人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才放下心來。她深知作為村里唯一的鄉村醫生,必須直面迎擊、逆行而上,做護航夏集村群眾生命健康的守護者。
鏡頭前戰斗的王丹
作為一名90后記者,在疫情發生后,她深入醫院、路口檢測點、各鄉鎮、村組、社區一線進行采訪,報道禮縣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是最早來到單位,仔細列出一天的采訪提綱、出境臺詞,白天下到各基層一線采訪、晚上寫稿對畫面,到深夜還與同事一起做著采訪計劃、討論宣傳方案、籌備第二天的拍攝工作。連日不停歇的工作,讓她眼睛上布滿了黑眼圈,可是為了上鏡好看她不得不用厚厚的粉底遮蓋,同事和單位領導看到她面容憔悴,讓她休息一天,她卻說,“在一線的采訪中,每次都能被他們的事跡感動,而我能將這份感動通過鏡頭和文字傳遞給更多的人,讓大家一起受鼓勵,這就是我作為一線記者的意義,我很滿足。”
記者手記:在禮縣當前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像這樣的婦女們還有很多,她們沒有多少豪言,沒有多少壯舉,她們最開心的也許就是給家人做頓飯、出門轉一圈、回家抱孫子,但是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她們冒著被病毒傳染的風險,沖在一線,用自己的努力詮釋新時代女性的責任與擔當。(田瑞萍 王書昉)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