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徽縣泥陽鎮:深挖高原露地蔬菜品牌效益 探索立體式循環高效農業新思路

時間:2020-04-15 15:18:2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徽縣泥陽鎮位于青泥嶺腹地帶和徽成盆地的中心地帶,年平均降雨量700-850mm,無霜期200-220天。同時江武路穿境而過,十天高速、隴南機場緊鄰相接,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由于洛河長期的洪積作用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洪積型土壤結構,土壤富含硒等各類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十分適宜各類農作物的生長。長久以來,泥陽鎮群眾收入主要依靠蔬菜種植為主,尤其是在三蒜、白菜、洋蔥等傳統蔬菜種植方面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和豐富的種植經驗,間作套種技術十分成熟,是隴南市著名的蔬菜主產地之一。

近年來,在縣、鎮兩級的大力支持下,泥陽鎮文莊村立足自然優勢,加強區域特色農產品產業的保護力度,于2018注冊了青泥嶺高原露地蔬菜商標。

為進一步做強做大高原露地蔬菜,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今年來,泥陽鎮在縣、鎮兩級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區域優勢,整合各方資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以訂單農業為主的立體式循環高效農業(立體式:即立體復合種養。充分挖掘當地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多層次配置、多時序交錯、多質能轉化,以春播豇豆、秋播白菜、插播芥菜、土養生豬等間作、套作、混作其余農作物的立體種養立體模式。進一步緩解經濟作物、蔬菜、飼料等相互競爭土地的矛盾,提高資源利用率,較大幅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物質產量,提高化肥、農藥等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緩解殘留化肥、農藥等對土壤環境、水環境的壓力,實現經濟與環境高度融合。循環:即將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系的生態循環。通過將種植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菜葉、雜草作為養殖業的生產飼料,同時這種飼料里微生物群、有益菌種比較多,家畜特別容易消化,免疫能力也變強;養殖業所產生的糞便和糞水以及魚塘塘水經微生物發酵后作為農田的肥料進行回田,這種循環的區域鏈條既解決了種養殖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又優化了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形成了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成就出一種良性的生態循環環境。高效:即以訂單農業為核心,延伸上下產業鏈條,集中發展種植一批短、頻、快的農作物,最大限度的提升單元土地的經濟效益,從根本以一年四季的種植管理(春夏兩季豇豆、插播芥菜、秋播白菜,間作、套種生姜、紅薯等農作物)替代傳統本地農業兩年三季的種植現狀,努力實現可復制、可推廣的畝產15000元經濟效益的農業發展做法)。

今后,合作社將借助本地土壤富含硒等各類礦物質的資源優勢,強化“商標造品牌,品牌強競爭,競爭出高效”的意識,筑牢“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的危機意識。圍繞高原露地蔬菜這一優勢產業,從標準化生產基地抓起,擴大標準化生產經營規模,扎實做好高原露地蔬菜這一品牌宣傳推介和產權保護,挖掘潛在價值,提升品牌整體形象、知名度、影響力和農產品的附加值。

目前,合作社的春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通訊員  王鈺湘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