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汲取紅色力量,踐行初心使命——兩當兵變紀念館精神文明工作紀實

時間:2020-05-14 13:35:4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2013年開館以來,在兩當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兩當兵變紀念館自覺把這一優勢與正在進行的改革發展事業相結合,發揚“育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建一流景區”的建館理念,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依托館藏資源,打造紅色教育基地,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紅色財富,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加強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使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彰顯新的時代價值。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夯實黨建基礎,加強文明陣地建設

以各項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深入學習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完成了陣地建設、黨支部換屆選舉、黨員納新、主題黨日活動及專項學習教育等工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實現黨建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全面提升。

提升綜合素質  擴大對外影響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以賽代訓等方式,強化人員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把所看、所學應用到具體實踐中,做兩當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踐行者和見證者。充分利用春節、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國慶等大型節假日及兩當兵變紀念日、習仲勛誕辰紀念日、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重要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擴大宣傳覆蓋面,著力形成重溫紅色歷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

創新宣教模式,弘揚革命精神

充分發揮兩當兵變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作用,依托豐富的館藏文物,挖掘生動的紅色史料,開展送紅色故事、送紅色書籍、送紅色書畫、送紅色攝影、送紅色講座、送紅色展覽和送紅色文藝演出進社區、進軍營、進鄉鎮、進校園、進機關、進公共場所、進家庭為內容的“七送七進”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輸送紅色文化,傳播精神食糧。

小小講解員隊伍,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兩當兵變紀念館通過社會化招募、規范化培訓、制度化管理,培育了一支以低年級學生為主體的近40余人的小小解說員志愿服務隊伍。通過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各地游客提供常態化、高質量的志愿服務,成為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張靚麗名片。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基因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偉大精神,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擔當重任的精神之鈣。位于兩當縣老南街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以實物、圖文、互動體驗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在歷史長河中所涌現出來的習仲勛等18位英雄少年的光輝形象。內設的音樂、繪畫、演藝等多功能廳,通過看、唱、講、畫、演,讓每個青少年學有所思、看有所想、唱有所悟、講有所感,成為青少年培養興趣愛好、展示自我的第二課堂。

發揮資源優勢,共建教育基地

兩當兵變紀念館優質的紅色資源,是各級黨政團體、企事業單位、校院進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的紅色資源平臺。自開館以來,先后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河海大學、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等近6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院校將兩當兵變紀念館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并不定期地開展基地共建活動,拓寬了紅色教育面。

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  拓展革命傳統教育覆蓋面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奮斗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種歷久彌新的優良革命傳統飽含著深刻的歷史哲理和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經典題材和豐厚營養。自2013年以來,兩當兵變國家AAAA級紅色旅游景區共接待全國各地游客累計達到280余萬人次。截至目前,官方網站發布原創文稿4357篇,微信平臺發布原創稿件4357篇,新浪微博發布原創稿件4357篇。其中許多稿件在中國新聞網、人民網、紅旗網、每日甘肅甘肅發布、隴南發布等媒體進行了轉載,全面提升了兩當紅色文化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

初心引領未來,使命呼喚擔當。兩當兵變紀念館作為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之一,充分發揮省級文明單位模范引領作用,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拓寬合作交流渠道,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切實做好紅色文化史料的保護、挖掘與研究,全面推進紅色文化建設大發展,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品牌。

閆錦煜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