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間,位于徽縣北部山區的麻沿河鎮河西村“背篼蜜”經過一年時間的釀造,終于迎來了收獲期。蜂農們滿臉喜悅地開槽采蜜,喜獲豐收。搖蜜、過濾、靜置、包裝,一瓶瓶原生態、無添加的優質好蜜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送到每一位食客的餐桌上,共同分享一年的幸福甜蜜。
河西村地處徽縣茶馬古道北線麻沿河鎮西北部,轄區內多山坡林地,漫山野花次第綻放,四季蜜源更替不斷。歷史上就有家家養蜂的習俗,并保留了傳統中華蜂養殖技藝——背篼蜜。
當地群眾將傳統竹編家具“尖角背篼”經過特殊處理,附上當地獨有的“黃泥”,做成蜂箱。蜂兒為當地養殖千年的中華蜂,因其個體較小,蜂種規模也比其它蜂小的多,所以產量不高,加之傳統的取蜜工藝,每箱一年產蜜一次,生產周期較長,所產蜂蜜濃甜可口、營養豐富,又因每箱蜂兒年產蜜不足10斤,被視為蜂蜜中的珍品。
近年來,隨著徽縣高效推進產業扶貧,深化實施“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麻沿河鎮河西村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有基礎、有技術、投資小、收益高的“背篼蜜”成為了群眾公認的致富產業。鎮、村兩級全力支持、聘請專家實地指導,群眾積極參與發展,在產業規模、養殖技術、加工包裝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我們的蜂蜜主要是自產自用,很少往出賣。現在,看到這么好的前景,我們也逐漸擴大養殖規模,并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往外銷售。”村民康兩兒去年養了40多箱蜂,收入近兩萬多元。他說,“靠養蜂我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同時,同村的其它20多戶蜂農,每戶的收入都在兩三萬元左右。通訊員:李文翠 毛小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