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后,武都全區始終堅定信心決心,清醒認識形勢任務,正確處理好持續攻堅鞏固成效與沖刺清零“最后一厘米”關系,把握時間節點,盯緊目標任務,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聚焦“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和“5+1”專項提升行動,抓實抓好易地搬遷、安全住房、兜底保障、就業扶貧、小額信貸、消費扶貧等各方面工作任務。
堅持問題導向,強力抓排查促整改,今年以來,武都區上下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緊盯脫貧重點任務,集中精力掛牌作戰,狠抓各類問題整改,扎實開展“3+1”沖刺清零后續行動和“5+1”專項提升行動,產業培育、易地搬遷、拆危治亂、人居環境整治、問題整改等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武都區各級各部門持續增強“戰時”意識,堅決克服懈怠思想和厭戰情緒,緊盯中央和省、市巡視巡察,自查自糾發現和反饋的問題,全面補齊住房安全、飲水安全、教育醫療、易地搬遷、村組道路建設等方面的短板弱項,堅決落實了各項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做到了思想不松重心不移精力不散,堅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
大排查覆蓋全輻射滿,確保按時按質完成整改,武都區各級干部深入貧困村、貧困戶調查了解情況,主動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全面排查整改存在的問題,對群眾意見最大、基層反映最多、社會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對待、重點解決。堅持工作標準的高線要求和工作落實的“兜底”要求,對排查出的突出問題,尋找差距不足,認真分析研究,逐項逐條落實整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堅持把提高脫貧攻堅質量作為整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整改效果的標尺,用精細精確精微的“繡花”功夫,把整改的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把排查、整改、落實工作與“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和“扶貧系統作風建設年”活動相結合,與抓好年度脫貧攻堅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相結合,通過整改轉變工作作風,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工作成效。
狠抓產業發展,讓群眾有主業能增收,“掌握農時要巧干,因地制宜順自然。花椒當作孩子養,致富路上奔小康。”這句流傳在武都鄉間的順口溜,正是當地農民對花椒樹進行科學管護的形象描述。通過多年的發展實踐,武都區針對不同鄉鎮的區域特點,形成了“按特困片區做規劃,按貧困村列項目,按貧困戶施策,按帶貧成效扶企業”的產業布局。在白龍江河谷區域發展油橄欖產業,在半山干旱區發展花椒、核桃產業,在高寒陰濕和林緣區發展中藥材、中蜂養殖、小雜糧等農特產業,為貧困戶選準脫貧增收產業,做實做細“一戶一策”,確保每戶都有一個致富產業,實現了“家家有主業、戶戶能增收”,實現了由過去零星分散、短期發展向精準扶貧、持續發展的質變。
目前,武都區已基本完成“大排查”相關任務,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能立即整改的問題即知即改,對需要長期整改的穩步推進,對需專項治理的自上而下系統整改,確保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著落。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