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 王玉娟)近年來,兩當縣香泉中學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以“普及科技知識、提高科技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能力”的思路為導向,切實加強科技教育工作,實施了系列科普教育和形式多樣的科技實踐活動,開設科學課程、設立創客機器人科技活動小組,充分發揮學校的育人功能,扎實推進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培養了學生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
弘揚文化傳統 傳承時代文明
香泉中學結合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利用五一、十一等法定假日,策劃推出了涵蓋家風家訓、民俗文化等多項社科文化內容的活動,并將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基因等文化融入其中,先后舉辦了以“親情、環保”為主題的“以鏡頭為眼看生活,用美篇作筆寫真情”的美篇制作比賽,硬筆書法比賽、線上百科知識競賽等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科普及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發揮資源優勢 策劃精品活動
學校作為青少年教育的主陣地,香泉中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通過活動開展引領社會新風尚,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傳播社會正能量。先后邀請了公安局交警大隊和檢察院工作人員,走進課堂給學生們帶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和法律知識課,同時緊緊圍繞“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主題,開展了演講、觀看宣傳片等行之有效的禁毒教育活動,切實保證了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有效地擴大了宣傳的效果,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了教育。通過系列社教活動,不斷夯實了社會科學基地,打造了特色學校品牌。
落實立德樹人 社教成效明顯
香泉中學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普活動,學生們置身于濃濃的科學學習環境之中,隨處感受科學教育的魅力。
在第35屆隴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學生科學競賽中,張磊同學創作的“動能風車”,在物理與天文學學科中獲得一等獎;李凡同學創作的“四軸飛行器玩具”,在物理與天文學學科中獲得二等獎;趙可麗同學創作的“地球上五帶分布模型”,在物理與天文學學科中獲得二等獎。在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中,楊林玉同學創作的“未來頭盔”,獲得一等獎。并且,張磊同學創作的“動能風車”在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三等獎;楊林玉同學創作的“未來頭盔”在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香泉中學社科普及基地將繼續秉承初心和使命,不斷豐富社科普及教育內容、創新社科普及手段、拓展社科工作載體,堅持科普活動長期化、常態化,讓社科文化在青少年中開花結果,牢記初心使命,忠誠擔當盡責,積極展現新時代新作為。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