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當時距離我們只有十幾米,我所在的黨群活動中心差點被山洪淹沒,我甚至有種自己再也無法回家的感覺。”李星明半開玩笑的說。
出生于1988年的李星明在楊何家村的幫扶責任人中算是年齡較小的一員,2016年加入人民警察隊伍,參加公安交管工作的時間也并不長,但他卻已有10年的黨齡,算是一名年輕的“老黨員”。
8月4日,作為宕昌縣交警大隊選派的沙灣鎮楊何家村幫扶責任人,李星明和韓俊清一起前往楊何家村開展幫扶工作。臨行前,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四歲半的兒子,妻子忙于上班無暇顧及,他只能將兒子委托給親戚照顧。他告訴兒子:“爸爸很快就回來了,你要是想爸爸了,可以給視頻打電話給爸爸。”沒想到因為山洪爆發,通訊中斷,李星明多日未和家人取得聯系,至今仍奮戰在防汛搶險一線未曾回家。
8月6日山洪爆發后,眼見咆哮的山洪從黨群活動中心門前呼嘯而過,巨大的水聲和飛濺的泥漿以及山洪特有的泥腥味,都深深震撼到了年輕的李星明,他一時有些恍惚,但作為一名黨員,責任和使命感讓他很快回過神來,沒有任何猶豫跟隨蘇強一起進入暴雨沖過隨時有坍塌危險的橋梁開展搶險救災。
“那天我的微信運動要破記錄了,可惜沒有信號,沒記錄下來。”李星明再次發揮自己的幽默,對所有人開了一個玩笑。8月7日,李星明跟隨蘇強前往5公里外的五社開展受災群眾摸排工作,平日里步行來回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路程,那天卻因為山洪沖毀道路用了5個小時才走完。他們在淤泥和洪水里艱難步行了20多公里,挨家挨戶摸排是否有人員受傷情況,在確認無人受傷后,來不及喘口氣,又立刻幫助群眾開展搶救財產、清理淤泥等工作直至深夜。
“大老漢、尕老漢,救災路上自娛自樂一下。”8月12日,楊何家村通訊恢復,李星明在微信朋友圈曬出這樣一段話和九張照片,他親切的戲稱蘇強為“大老漢”,而自己則是“尕老漢”。照片里除了他們救援小組的搶險救災照片,還有一張他和蘇強“勾肩搭背”的親切合影,艱難的搶險救災就這樣被他簡單的幾句話輕松帶過,但在一張張笑臉可掬的照片背后,是他們艱辛的汗水和面對災情無懼無畏的擔當。(后孝賢 王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