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云APP,抖音,快手帶貨直播,與線下“雙線并聯”,密紋亮像禮縣蘋果銷售“高光時刻”。
金秋,禮縣鹽官至永興路段,不同車輛擺起長龍陣停放臨街各銷售點。源遠流長的西漢水沿岸,呈現山綠水秀果飄香的豐收之景。
蘋果是禮縣的支柱產業,作為全國優質水果生產基地,禮縣在蘋果產業發展、營銷方式轉變,產業扶貧增收上打出了一套亮色頻現的“組合拳”。
“帶貨直播”前景廣
“我每天要做十個小時的直播,效果很好,一年增收20多萬……”59歲的永興鎮龍槐村果農張加成成了全縣名頭最響的淘寶主播。
在禮縣,農民用自媒體帶貨直播頗為時尚。
2019年,張加成通過淘寶直播,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為網絡中的近在咫尺,一個蘋果旺季下來,售罄了自家的6萬多斤蘋果,還助力村里其他果農帶貨直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年,阿里巴巴在北京舉辦豐收節公益直播盛典活動,禮縣副縣長劉建勇、阿里巴巴派駐禮縣脫貧特派員尹貽盼到達現場,與主播、粉絲互動,推介蘋果、黨參等農特產品,短短三個小時,禮縣蘋果銷售1.5萬件(15萬多斤),銷售額逾50萬元,創造了禮縣蘋果網絡營銷新亮點。
今年7月16日。禮縣縣長孫根林為隴南電商平臺禮縣端產品背書,隴南電商禮縣端累計上架產品共120種,完成公測交易訂單計26筆,整合鄉村服務自提點320個,售出產品中蘋果汁的銷售額排行靠前。
9月7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采訪團來到禮縣鹽官鎮新聯村萬畝果園,太平山標準化管理示范點負責人羅伍兒介紹說,他的果園占地650畝,2019年示范點蘋果總產量達到40萬公斤左右,總收益120萬元左右。
面對各地客商接連“拋”來的訂單,羅伍兒表示:“我也要當個網紅,用抖音向全國宣傳我們太平山的蘋果。”
調整優化產業興
禮縣是著名的秦人發祥地,自古以來,大堡子山下的西漢水一帶就是水草豐茂之地,更是優質水果主產區。
從1952年引進蘋果,1956年開始大面積推廣栽培,逐步形成以西漢水沿岸永興鎮為核心,向永坪、祁山等鄉鎮延伸發展到步入了標準化生產示范建設階段,在此過程中 ,禮縣以“步步高”前行態勢,加快發展進程。
先后被甘肅省農牧廳評定為甘肅省無公害蘋果生產示范基地縣。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國家A級綠色農業示范基地稱號。在全國第二次蘋果優勢產區規劃中,禮縣被確定為甘肅隴南淺山丘陵優勢產區。主栽品種主要有元帥、富士、金冠三個品系。其中元帥系品種38.53萬畝,占果園總面積的64.22%;富士系品種20.78萬畝,占果園總面積的34.63%;金冠系品種及其它小雜果0.69萬畝,占果園總面積的1.15%。2017年禮縣蘋果產業榮獲全國“,“中國果業扶貧突出貢獻獎”,2019年被評為中國果業最受歡迎的蘋果區域公用品牌10強。
“去年在‘蘋果節’產銷對接會期間,線上銷售禮縣蘋果14.5萬件,銷售額達到500萬元以上;10月14、15日開展的1688“食尚指南·一縣一品”禮縣蘋果專題活動中銷售蘋果100萬斤;10月17日,禮縣蘋果參加淘寶官方“淘鄉甜”直播活動,5分鐘銷售7.3萬件,實現銷售額220萬元。”禮縣農業農村局長張春輝信心滿滿地說。
目前,在西漢水上游兩岸,禮縣基本形成了60公里的蘋果林帶,覆蓋14個鄉鎮、24.7萬人,涉及貧困戶10319人,全縣果園總面積60萬畝。2019年全縣蘋果總產量34.6萬噸、12.456億元。蘋果產區戶均果品收入21709.1元,人均果品收入4834元。成為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要產業。
做特做優創品牌
禮縣遠亮果蔬有限責任公司自動分揀區內,永興鎮文家村村民趙秀珍將寫有GANSUCHINA的新鮮蘋果,通過快遞物流發往國內外各地。
“過去蘋果種植的規模不大,零零散散的,現在哩,都是標準化的示范園,產量和質量都很好。”趙秀珍邊忙邊說。
近年來,禮縣按照把“特色做特、把優勢做優”的總體要求,堅持采取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調苗、統一栽植。針對全縣老果園、老品種,果品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在抓好林帶建設、擴大基地規模的基礎上,堅持以標準化果園建設為依托,大力實施“優果”工程。
出臺《加快土地流轉扶持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辦法(試行)》,集中連片流轉土地500畝以上,并建設蘋果標準化示范園,每畝一次性獎勵扶持現金200元,連續扶持3年,永坪、祁山、城關、崖城、鹽官等鄉鎮以土地流轉形式創建標準果園56處57041畝,創建了文家村主桿密植型蘋果示范園,祁山新品種示范園,石橋柳樹村千畝蘋果標準化示范園等一批科技示范園,已認證綠色蘋果園12.2萬畝、綠色產品3.5萬噸, 在永興鄉文家村的川壩河谷地帶建成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處1240畝。在祁山鎮趙家、西漢2村創建國家級蘋果出口基地5700畝。
2005年,引進天水長城果汁廠投資建成了隴南長城果汁飲料公司年產濃縮果汁1萬噸生產線。投產以來,共加工濃縮蘋果汁60887噸,產品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累計創匯達6185萬美元,其產品相繼通過了出口食品許可證、美國HACCP質量體系認證、歐盟果汁協會SGF認證等,產品質量深得用戶的信賴。
2009年,禮縣又出臺了果蔬氣調庫建設獎勵辦法,每建1000噸果蔬氣調庫政府以獎代補20萬元,共興建貯藏設施55座,總庫容11.31萬噸。還建成了蘋果套袋加工廠,果醋、果酒生產流水線。并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果農協會、果業經營協會、絲源果業合作社等一批集生產經營為一體、產供銷相結合、農戶+協會+基地的生產典型。
全縣已組建各級蘋果專業協會398個,發展會員50730人,蘋果生產從業人員已發展到5萬多人,有3200多人從事蘋果經營,基本上形成了生產、供銷、貯藏、加工、包裝等環節相互銜接的生產流通服務體系,取得了“禮縣蘋果”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和無公害認證,成功注冊了“祁山牌蘋果”“先秦貢果”“始皇貢果”等商標品牌。
“網行天下”走世界
“在去年舉辦的新品發布會上,一分鐘成交量高達16000單,交易額64萬元,取得了淘寶網水果第一、訪客行業第二、實際支付轉化第一的好成績。”在說到電商平臺交易時,甘肅良源電商網店總經理康維起侃侃而談。
“從2015年被動培訓開店500多家到今年的主動自學開店2000多家,甘肅良源電商銷售額達到5016多萬元。去年“蘋果節”上。抖音官方與禮縣人民政府以及公司攜手舉辦“禮縣蘋果好狀態”為主題活動,短視頻總傳播量2億次,內容2.3萬條,銷售額748萬元。”
禮縣電商中心主任石健英告訴記者:“禮縣把電子商務作為推動全縣蘋果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堅持“互聯網+”模式,推進蘋果產業電商扶貧融合發展,探索出了“六位一體”電商扶貧模式,推動了全縣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步伐。同時,禮縣榮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全國最具活力縣域”獎,中國果品流通協會“2017年中國果業扶貧突出貢獻獎”,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被阿里巴巴集團評定為全國10個電商脫貧樣板縣和全國13個電商脫貧調研基地縣之一。并通過外貿及間接貿易銷往香港、泰國、印度、東南亞及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書記代言,關懷無限。
2019年10月18日,甘肅省委書記林鐸在禮縣調研脫貧攻堅期間,了解到當地蘋果產業發展時,十分欣喜,熱情鼓勵把“禮縣蘋果”的金字招牌打出去,用好“禮縣蘋果,禮尚往來”宣傳主打語。
“禮縣蘋果,禮尚往來”是對禮縣蘋果的褒獎,是對全縣人民的禮贊,是灑進果農心中的“一米陽光”,尤其今年這個特殊年份,在歷經抗疫,抗洪考驗后,蘋果豐收,給禮縣人民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增添不懈動力。(供 稿 趙 暉)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