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隴南市宕昌縣是國列貧困縣,也是勞動力資源大縣。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是全縣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十三五”以來,宕昌縣高度重視發展勞務經濟,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培育,大規模開展勞務培訓、技能鑒定、組織輸轉等工作,勞務產業發展呈現強勁勢頭,真正成為全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開展技能培訓 提高勞動者素質
“十三五”以來,宕昌縣整合培訓資源,優化培訓模式,加大培訓力度,培訓項目覆蓋了全縣各鄉鎮的各個村社。按照 “培訓一人、鑒定一人、發證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總體要求,組織專門力量,充分利用農閑有利時節,深入基層村莊,扎實開展了以電焊工、鋼筋工、砌筑工、應用電工、家政服務、保安、計算機、電動縫紉、美容美發、汽車摩托車修理、汽車駕駛員、挖掘機駕駛員、中式烹飪等培訓科目為主要內容的就業技能培訓,及時跟進開展了職業技能鑒定。目前,通過培訓持有勞動技能證書的勞動力達4萬多人。
舉辦招聘洽談 提供就業服務信息
近年來,宕昌縣大力開展以“春風行動”“就業援助行動”等為主要內容的招聘活動,幫助求職農民工盡快實現轉移就業,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面對面對接、現場洽談、現場簽約。以“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信息、促進就業扶貧”為主要內容,通過舉辦招聘會、網絡媒體宣傳、散發傳單等多種形式,為廣大勞動力,尤其是貧困勞動力提供了充分的就業創業信息和就業需求登記服務。2016年以來,累計開展招聘活動26場次、發放宣傳單3萬余份,參與企業100多家,提供就業信息1.5萬多條,參與人數3萬多人次,現場簽約3千多人。
加強體系建設 實現管理服務信息化
為保障全縣勞務工作穩步發展,宕昌縣成立鄉鎮勞務工作機構,配備專職勞務工作人員,選聘符合條件的人社公益性崗位人員,充實加強鄉鎮勞務工作力量,使各鄉鎮勞務工作人員更加穩定,更加專業,工作更有成效。同時,在縣、鄉、村成立了勞務工作協會,把鄉鎮、村社的勞務帶頭人吸收進協會,集中統一開展勞務管理服務工作,在全縣336個行政村建立了勞務信息員制度,并在每個村確定了1名勞務信息員,明確了工作職責。為了實現勞務管理服務信息化,從農村勞動力資源、輸轉人員、勞務經紀人、返鄉創業人員到中介機構等都做了詳盡的統計整理歸檔,進行電子實名制登記,建立了信息資源庫,做到了資源共享,管理有序,快捷高效。
搶抓政策機遇 加大東西扶貧協作力度
按照《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框架協議》精神,積極推進與青島市市南區勞務協作,通過溝通對接、實地考察、政策落實、組織輸轉等方式,促進宕昌縣農村貧困人口跨地區就業,實現穩定增收脫貧。市南區組織多家企業赴宕昌聯合舉行了“助力精準脫貧春暖隴原”“市南區—宕昌縣東西勞務協作現場招聘會”等活動,累計輸轉646人;在市南區幫助下,建成了人力資源市場勞務綜合服務大廳,設立貧困勞動力就業服務中心、返鄉創業指導中心、信息發布職業介紹、東西勞務協作等綜合服務窗口;在市南區設立了“宕昌縣駐市南區勞務工作站”,方便了兩地對接協作、溝通交流;聯合市南區舉辦培訓班3期,培訓人數達到8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宕昌縣勞動力素質和思想觀念的轉變。
強化管理考核 擴大公益性崗位開發規模
為加強農村公益性崗位考核管理,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考核由鄉鎮按照《宕昌縣農村公益性崗位考核管理辦法》,對所有聘用人員實行臺賬管理,嚴格考核監督,及時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確保他們上得了崗,干得了活,脫得了貧。2018年縣人社局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6000人,縣自然資源管理局開發820人;2019年縣人社局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522人;2020年,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工作需要,新開發905個臨時性公益性崗位,人員已于3月份全部上崗工作。省上新開發3萬名鄉村公益性崗位,分配宕昌縣2000名,人員已于4月底上崗工作。
加強扶貧車間認定 吸納勞動力就近就業
近年來,宕昌縣全面落實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政策,引導扶貧車間優先在貧困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選址建設,積極扶持“扶貧車間”創建認定,及時協調解決創建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對認定并符合條件的扶貧車間,嚴格落實各項獎補政策,努力打造群眾身邊的就業平臺,實現貧困群眾就近就業、短期見效、穩定脫貧。截至目前,共認定扶貧車間56家。其中,2018年認定19家,2019年認定24家,2020年認定13家,共吸納勞動力116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925人。
發揮社會力量 擴大組織輸轉程度
為有效提升組織化輸轉水平,促進勞務輸轉轉型升級,宕昌縣制定出臺了多項扶持培育勞務中介組織和經紀人政策措施,推動新的輸轉組織快速成型,截至目前,已建成符合相關資質勞務中介2家,勞務經紀人445人。同時,扶持組建了隴南市富昌勞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整合全縣勞務公司、建筑公司、裝修公司和勞務帶頭人等勞務資源,在25個鄉鎮成立勞務合作社,構建形成了“合作共贏、多種經營、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扶貧體系,走出一條“勞務公司+勞務合作社+農戶” 的勞務產業發展路子,提高了組織化輸轉程度,提高競爭力。(包東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