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勠力同心擔使命 繪就鄉村新畫卷--隴南市文縣中廟鎮化坪村脫貧攻堅紀實

時間:2020-11-09 09:37: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王海燕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文縣迅 化坪村地處甘肅最南端的隴南市文縣境內,位于中廟鎮小團魚河上游,白水江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距鎮政府18公里,國土面積20.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012畝。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1.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jpg

化坪村山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這里奇石秀水、茶園瓦舍、茂林修竹、鳥語花香,金絲猴、小鯢、大鯢等珍禽異獸出沒林間溪邊,加之小橋流水,野卉搖芳,被當地人稱為“小九寨溝”。濕潤的氣候,連綿不絕、高大雄偉的大山,造就了這里95%的森林覆蓋率,但與此同時,山大溝深的地理地貌也阻隔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路子。2014年,全村4個村民小組,共108戶3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達80戶25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80%。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11.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12.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13.jpg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在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行動指南的引領下,通過省、市、縣各級幫扶單位的傾情幫扶和鎮村干部群眾以及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不懈努力,化坪村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以鄉村旅游為特色優勢的產業穩步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發展能力和活力明顯增強,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國家扶貧標準,穩定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水平,2019年底實現整村脫貧,現今,貧困發生率已降至為零。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1.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2.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3.jpg

誰能想到這個景色美如詩畫,古宅保存完好,茶園風光秀麗,農趣醇香厚樸的地方,以前也曾破敗落后,仿佛被世人遺忘。

以前住的是土木房,一下雨到處漏水,很不安全;家里時常停電,煤油燈成為了家庭的必須品;從村里到鎮上不通公路,買生活必須品來回就要走三天時間,更別說能用上網絡看上電視了,當地村民趙初明這樣描述以前的生活。

通過脫貧攻堅精準幫扶,趙初明一家6口的房子被改造成了“山林客棧”,接通了互聯網;農用電改成了動力電,村上的路通到了家門口,騎上摩托到鎮上買東西半天一個來回。鎮政府還發放了茶樹、辣椒苗、天冬、脆紅李以及蜂箱,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一年下來收入5、6萬元,日子過的越來越紅火。

近年來,全村新修并硬化4.5米通村水泥路面4公里,通社公路10公里,入戶道路2.6公里。建成了400平米文化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80個,硬化晾曬場22戶,改廁改圈23戶。完成危房改造38戶,住房重建1戶,住房維修5戶,鋪設人飲管道13000米,新建蓄水池13個,自來水全部入戶。32名義務教育階段兒童無輟學學生。村內新建了標準化衛生室,配備了專職村醫,全村醫療保險及養老保險參保率為100%。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4.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5.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6.jpg

誰能想到這個現有14名黨員,戰斗堡壘堅強可靠,模范帶頭作用明顯的基層黨組織,以前僅有5名黨員,其中,60歲以上的老黨員就占到3人

近年來,化坪村黨支部不斷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帶領全村群眾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完善學習議事、決策活動等制度,嚴格落實村務、黨務公開,扎實推進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吸收為正式黨員1名,預備黨員1名,培養2位同志為入黨積極分子,確保黨員隊伍年輕化,使黨的組織更具戰斗力。

面對依河、靠路亂搭亂占濫建的臨時性圈舍、廁所以及易地搬遷戶廢棄的大量危房和殘垣斷壁,加之拆除難度大、群眾阻力大、勞動力缺乏等諸現狀。村黨支部將黨旗插在了現場,召集全村7名在家黨員在“拆危治亂中激流勇進,靠前指揮、逐戶攻堅,拆治結合、裝扮家園。最終,化坪村39203拆危治亂任務順利完成,村民生活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變化,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展現。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7.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8.jpg

誰能想到這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村落,以前也曾蕭條落寞,主要經濟來源依靠小農式種植養殖和勞務輸轉。

村上也嘗試過大規模種植魔芋,養殖土雞,均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效益。后來,鎮政府為農戶發放茶葉450畝.蜂箱244盒,產值約100萬元;落實產業扶持資金共26戶91人,合計71.3萬元。采取“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電商+物流支撐”一體化模式,建設了中蜂生態養殖及體驗觀光基地,并協調落實了8.7萬元蜂蜜認籌款,解決農戶發展初期信心不足的問題。

幫扶單位甘肅省委網信辦會同中廟鎮政府投資近60萬元,利用農戶家中閑置住房,精心打造了山林客棧”,并引入智能自助入住系統,實現了客棧智能化、無人化管理。現已累計接待各地游客41批,376人次,純收入14.11萬元。此外,通過電子商務和客棧游客等渠道,帶動銷售村內茶葉、蜂蜜、菌菇、野生獼猴桃、土雞蛋、辣椒醬等農產品價值11.3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創收2萬元,全村18戶47人收益,家庭收入平均增長5800元。

王德成一家四口以前住在大山里,房屋簡陋,交通不便,生產生活十分落后。后來,政府將王德成全家遷到了碧口鎮易地搬遷點,他們又在村里選址重新修建了磚瓦房,并把房子改成了“山林客棧”。這樣,丈夫在外打工,妻子和老人在家里務農并打理客棧,兒子和孫子也能時常回來看望,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9.jpgnEO_IMG_微信圖片_2020110510282210.jpg

誰能想到在碧口鎮整齊劃一、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的易地搬遷點樓房里居住的群眾,以前也曾深居于房屋簡陋,交通不便,甚至存在地質隱患的深山老林。

近年來,村“兩委”對全村108戶全面摸排,精準識別易地搬遷49戶。針對農村群眾存在故土難離、鄉情難舍、不愿搬遷的現狀,采取“包戶幫扶、逐戶動員、獎勵搬遷”等辦法,嚴格責任落實,同步協調“水、電、路、訊、環衛”等基礎設施,跟進配套教育、醫療及扶貧車間建設,最終實現易地搬遷戶如期順利入住新居。

村民李成雙喜笑顏開: “我們一家四口以前住在深山老林里,老人看病就醫,需要人扛馬馱,走上幾天才能走到鎮衛生院;孩子上學只能在外面租房子;還有就是山上的野豬特別多,一年下來辛辛苦苦種莊家,常常被毀壞顆粒無收。后來,政府把我們全家從山里遷到了鎮上,現在生活看病都方便,大兒子當了兵,小兒子在鎮上上學再也不用租房子,平時在鎮上打工掙錢,村上種的還有茶葉,生活一下子有了甜頭有了盼頭”。

此外,省委網信辦還發動愛心企業和社會公益力量到村捐贈液晶電視、羽絨服、保暖衣、書包、水杯、床單被罩等價值20萬余元的生活物資以及互動電視高速寬帶54戶,數字電視圖書館電子圖書100萬冊。協調省中醫院專家開展了送醫送藥活動,義診村民300余人次。聯系香港阿福公益組織為中廟鎮小學捐贈圖書500套,筆袋500個。

未來,化坪村還要將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要求,持續推進自然村環境整治、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著力打造有經濟、可發展的美麗鄉村。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