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隴南市武都:橄欖樹綠了山 富了民

時間:2020-11-19 10:30:0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林翠茹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趙春蘭)深秋初冬的白龍江兩岸,帶著群眾脫貧致富希望的橄欖樹在綿延30多公里的山坡上縱情生長。

今年的油橄欖豐產期,按照簽訂的收購協議優質橄欖果每公斤8元,農戶一畝年收入可達1萬元左右。此外,油橄欖因無法食用鮮果且必須24小時內加工,因此只能就地加工有加工就有稅收誠如這位企業人士所言,油橄欖產業是政府、企業、農戶多方都受益的朝陽產業。錦隴園公司產業合作部負責人介紹說。

nEO_IMG_圖片4.jpg

隴南市武都區,中國油橄欖的一級適生區。自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云南海口林場栽下第一棵油橄欖樹,已經50余年。如今,武都區油橄欖產業一枝獨秀——基地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一,顯現出巨大的比較優勢。為了讓這項“舶來”的產業在隴南落地生根,市區兩級組建了專門工作機構,常年主抓引種試驗、良種繁育、規劃建園、栽培管護等工作。同時,出臺利好政策,鼓勵能人大戶流轉土地、集中經營,大面積栽植油橄欖,實現了適生區全覆蓋。

nEO_IMG_圖片5.jpg

召林良種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近年來通過推進油橄欖示范園建設,油橄欖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全村油橄欖種植面積突破了200畝,油橄欖果子年產量達到10噸。”合作社負責人談召林說。據了解,像談召林一樣的大戶共種植橄欖園210處3.5萬畝。而當地整流域開發,連片栽植橄欖園達170處41.29萬畝。油橄欖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規模化的基地建設,也離不開“領頭羊”的示范帶動。

nEO_IMG_圖片6.jpg

近年來,武都區大力支持企業、種植大戶和農戶組建油橄欖產業協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加快油橄欖產業基地建設、低產園改造、精深加工和產銷對接。滿目青山終于變成“綠色銀行”。

目前,武都區發展油橄欖49萬畝、1320萬株,惠及22個鄉鎮、21萬多人。油橄欖主產區的159個貧困村4.42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了脫貧目標。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