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武都區安化鎮的子文扶貧車間里一派忙碌景象。十幾名生產工人身著統一工作服,在縫紉機前緊張工作著,他們正在制作校服。
車間末端,來自樊家壩村的劉芳軍吸引了記者的眼球:他將一堆成形的布條正在嫻熟地進行縫制,30歲的妻子孫芳秀和三四個女工在旁邊整理布條,個個干活都很麻利。
劉芳軍家曾是貧困戶。七年前,他們在外地打工,孩子跟著他們饑一頓飽一頓,沒少受罪。后來,為了孩子上學,他們返鄉生活,只能靠著隔三岔五打零工的收入維持家用。
去年9月,子文扶貧車間在安化鎮成立并開始招工,劉芳軍夫婦毫不猶豫報了名。三個月的培訓后,他們12月份開始上班,從此有了穩定收入,每月夫妻倆有近一萬元的收入。
“現在,不出遠門就能穩定就業,還有空閑時間能陪伴孩子,我們對于這樣的生活十分滿意。”劉芳軍邊干活邊對記者說。
子文扶貧車間負責人譚小春說,車間里現有54名長期工,貧困戶有42戶,都是來自周邊村子,工資計件算,月平均收入3000元左右。
“工廠將要擴大規模,后期預計還招200人左右。”譚小春說。
受益于這個扶貧車間的不止周邊村民,還有安化鎮翟家灣村、店麻地村易地搬遷的村民。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