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文縣訊(通訊員 杜紅娟)金秋十月,碩果累累。迎著和煦的陽光,筆者走進文縣臨江鎮蔣家灣村噸袋加工廠,縫紉機“嗒、嗒、嗒”的聲音此起彼伏。幾十臺排列整齊的縫紉機前,工人們正在精心地縫制、壓縮、打捆、裝車......一片忙碌的景象。
今年以來,文縣臨江鎮蔣家灣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建戰斗堡壘作用,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企業發展新模式,由村黨支部書記、能人大戶投資,采取土地流轉的模式,在家門口建成了甘肅卓越塑業有限責任公司噸袋加工廠,吸納周邊留守婦女實現就業與家庭的雙重平衡,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之為“村嫂車間”。
在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村嫂”車間已成為蔣家灣村的一張靚麗名片。據了解,該車間成立于2024年4月,2024年6月底投產,投資總額400萬元,廠房占地約1400平米。目前,車間共有縫紉機33臺、打包機2臺、切帶機1臺、印刷機1臺、叉車1臺、運輸車1輛,預計年產量達到30萬條噸袋,產值達到1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婦女45人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其中建檔立卡戶和低保戶12人,殘疾人1人。每月發放工資7萬多元,人均計件月工資1500元到7000元,真正實現了“車間建在家門口,顧家創收兩不愁”。
“以前,我只能在家里做做家務、種種地,有了‘村嫂’車間,我可以一邊上班賺錢,一邊照顧家庭,真是太好了!”一位“村嫂”車間工作的留守婦女感慨地說。
文縣臨江鎮蔣家灣村黨建引領“村嫂”車間的創新舉措,不僅為留守婦女解決了就業難題,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車間經理杜松平介紹,我們以每畝3000元的標準流轉了群眾的閑置土地3.6畝,建成了“村嫂”車間,實現了既增加就業崗位,又有效利用閑置資源雙贏的目標。下一步,將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車間的建設和管理,進一步擴大車間的規模和效益,為更多的留守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在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