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 陳麗娟)近年來武都區把電商扶貧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新路子,促進了武都電商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
充分發揮縣域電商同城配送“自產自銷、拉動內需”的優勢,幫助本地農產品出村進城,培育居民消費新習慣,打通內銷外銷雙向通道,實現產銷對接,助推脫貧攻堅。
隴南產業帶“誠信通”商家中,涵蓋花椒、油橄欖、中藥材、茶葉、蜂蜜、小雜糧、白酒等隴南優質產品。該平臺的上線運營,將依托隴南優質特色產品資源,結合隴南特色農產品交易市場倉儲物流、托管運營、配套服務、技術培訓等線下資源優勢,促進全市大宗貨生產銷售企業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和銷售渠道。
武都區在原同城配送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吸取經驗,總結升級,不僅豐富了產品類目,同時促進供應端,平臺端,配送端融合發展,實現同城、跨鄉鎮、跨縣區配送。
供應端建設,積極引導城區超市、蔬菜、糧油供銷點、小吃店、酒店、批發門店等入駐縣域同城APP平臺,組建囤倉、上架、銷售、客服、收發(前置倉/自提柜),協調聯合加入同城矩陣。
“直播帶貨”在武都區農村青年手中,手機已經逐漸成為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直播成了新農活。和賈玉花同樣經歷的還有“馬街石頭變廢為寶”王宏、“安化花椒哥”馬海林、“山珍羊肚菌”陳趙燕、“武都高山艾草”王莉、“武都藥材哥”孫海平、“姚寨橄欖苗”董帆、“兩水果蔬面”王肖肖等,都已成為武都區農村直播帶貨能手。在他們眼里,手機不僅僅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的通信工具,更是銷售農產品的新型工具;動動手指大棚開啟,點點屏幕網店接單。
2020年,共組織合作社、第一書記、鄉鎮干部、待業青年、短視頻愛好者等進行各類電商直播培訓,已累計超過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累計與貧困村建立電商扶貧關系的網店245家,累計電商帶貧4838戶20321人實現人均增收800余元。
要讓電商助農成為長遠之策,關鍵在機制,通過1688產業帶、直播帶貨、同城配送、新媒體運營培訓、武都電商在電商扶貧中發揮了顯著成效,通過電商為產業銷售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里的近在咫尺,切實發揮了電商扶貧的成效。通過電商扶貧,帶動更多農民鼓腰包,全力助推武都區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更美好,農民更富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