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趙春蘭)花椒、橄欖油、老樹核桃、土蜂蜜、羊肚菌......在武都,這些健康綠色的農特產品,曾因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而“藏在深山人不知”。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武都區以農特產品銷售為切入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給農特產品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
武都區運用網絡營銷不受空間限制的優點,“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成網絡里的近在咫尺”,并通過直播培訓,培育了一系列本地網紅,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打包發貨,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了原生態農產品的“前世今生”。
“相比傳統的圖片+文字的推廣形式,直播的銷售方式可以讓產品更直觀,除了能看到產品的外觀,還可以看到產品的種養殖環境,能夠較為全面的展示農產品的安全性,讓用戶更加放心!贝髮W畢業回到家鄉裕河,看到村民的茶葉銷量不高,繼而做起了電商博主的賈玉花說。
賈玉花通過武都區電商中心組織的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和自身刻苦鉆研直播技能,很快,她在抖音、快手平臺上通過直播的方式銷售裕河綠茶、土蜂蜜等系列農產品,并且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和“回頭客”,成了村民眼中的“裕河茶妹”。
2020年3月經過中央電視臺的專訪后,賈玉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網紅“裕河茶妹”,如今她年收入超20萬元,直播帶貨已成為她的新職業。她通過網絡銷售,長期和當地的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以高于市場5%-10%收購價優先收購貧困戶農特產品,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成為了全村人的希望。
王凱,武都區90后電商創業青年,長期以來堅持以高于市場價格收購當地群眾農產品,幫助當地群眾解決困難、增加收入,并且通過抖音、快手、淘寶等多媒體直播平臺,將當地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農村電商的發展,催生了大批的大學生返鄉創業者,農村電商環境的改善,更是吸引了諸多新農人返鄉創業。一方面解決了農村生產力不足的問題,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的生產要素,另一方面讓傳統的農業煥發了新的生機,農村電商已成為村民致富的新農具。”說起農村電商的發展王凱話語間透露著滿滿的自信。
在武都,像賈玉花、王凱這樣的“新農人”還有“馬街石頭變廢為寶”王宏、“安化花椒哥”馬海林、“山珍羊肚菌”陳趙燕、“武都高山艾草”王莉等,現如今,他們都已成為武都農村電商直播帶貨能手,他們乘著電子商務的快車,不斷擴大農產品網銷規模、促農增收,讓電商成為指尖致富的新手段。
截至目前,武都區開辦網店2077家,實現電商交易總額約57.6億元,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入駐商家396家,平臺服務網店線上銷售10億元,培訓電商人員58936人次。武都區將時尚的電子商務和本土農特產品的完美結合,不但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還讓武都的優質農特產品走出家門、實現價值的華麗轉身。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