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甘肅禮縣:讓農家書屋“屋”盡其用

時間:2021-01-28 14:18:1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將農家書屋建設好、管理好、運用好,不斷推進農村文化發展、傳遞農民致富信息、豐富農民文化生活,陶冶群眾文化情操,提升文化修養,讓農家書屋切實服務三農。”禮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鳳說。

近年來,禮縣把鞏固農村文化陣地、推動理論學習教育向基層延伸作為抓手,積極發揮農家書屋職能,不斷豐富農家書屋內涵,在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中充分發揮農家書屋學習陣地作用,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讓農家書屋“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切實發揮其職能作用。

農家書屋成為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新陣地

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以來,全縣568個行政村依托農家書屋,同步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農家書屋成了廣大群眾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新陣地。各村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農家書屋管理員、鄉村領讀員作用,同步在農家書屋組織群眾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內容的宣講、知識問答、心得交流。

“我們不光要自己把全會精神學深悟透,更要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全會精神深入三農中去,指導三農發展,各村充分發揮鄉村領讀員作用帶動大家學習,現在越來越多的群眾都愿意來參加學習!奔t河鎮人大主席呂亞平說。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群眾以說心得、講變化、談理想的方式,暢談黨的十九大以來家庭和村里的新變化,用身邊的鮮活事跡感染群眾、帶動群眾、激發群眾。

趙維廣是紅河村村民,聽到“鄉村大喇叭”通知,提前來到農家書屋聆聽十九屆五中全會,他說,“現在是農閑時間,我們一有空就來到這寬敞明亮的書屋里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有鎮上干部的宣講也有領讀員給我們領讀,大家還交流學習心得,感覺學到了好多知識,了解了黨的好政策!苯刂鼓壳埃Y縣已利用農家書屋開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宣講1200場,3萬多人參與。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廣大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眾文化修養。

農家書屋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新載體

農家書屋不僅僅是提供讀書看報條件的閱覽場所,更是滿足農民多樣性文化需求的公共空間。全縣各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農家書屋內張貼移風易俗、好人好事宣傳畫,結合“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選出一批群眾認可度高、示范引領性強的“道德標桿”,激勵更多的群眾見賢思齊。

周海琴被評為2020年“鞏河村最美媳婦”,當她看到自己的事跡被公示在文化墻上時,她自豪地說,“我們平時看到墻上貼的都是偉人、明星之類的,沒想到自己也能當‘明星’,我會再接再厲,更加孝敬公婆、幫助鄰里,做個好媳婦”。

以農家書屋為載體,宣傳典型事跡,引導群眾“評好人、議好人、學好人、做好人”,讓農家書屋辦得更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吸引群眾,用身邊好人好事教育身邊人,廣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倡導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傳統家庭美德,激勵群眾摒除歪風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創造幸福生活。

農家書屋成為鞏固脫貧成果的“營養庫”

禮縣把農家書屋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基層群眾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以傳授科技知識為手段,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進一步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有效鞏固脫貧成果。“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致富經,我們要利用農閑時間多到農家書屋去學習,看一些種植養殖和產業發展方面的書,辦好自己的合作社,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瘪R河鄉鄭川村村民董旭峰說。群眾用讀書學到的技術培育蘋果,進一步拓寬了增收渠道,讓群眾既富了腦袋又富了口袋。

“培育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途徑。我們通過開展系列讀書活動,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文明鄉風。”馬河鄉黨委副書記王鳳霞說。農家書屋是文化扶智的關鍵載體,通過農家書文化陣地,對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開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等活動,使農家書屋逐漸成為了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必不可缺的“文化糧倉”。讓群眾走進農家書屋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風氣,不但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了群眾的致富技能,農家書屋成了脫貧致富必不可缺的“營養庫”。

農家書屋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加油站”

農家書屋是全民閱讀在農村的主陣地、大平臺,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富民惠民的有效舉措。近年來,禮縣不斷推動農家書屋標準化建設,農家書屋由基礎型向提升型轉變,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加油站”。“我們村現在已經脫貧了,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都建設的很好,我們的生活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就要發展產業用科技‘富口袋’,用好農家書屋以知識‘富腦袋 ’,把我們村建設成富裕宜居的美麗鄉村!奔t河鎮紅河村專職黨支部書記趙巖說。

羅壩鎮鞏李村黨支部書記張麗說,“村里將農家書屋和農業技術培訓結合在一起,通過舉辦現場講學和技術交流活動,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同時邀請有經驗的農戶現場傳授技術、解疑釋惑,開拓群眾脫貧致富的新思路! 禮縣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作用,以傳授技術知識為手段,培養新時代新型農民為目標,把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實現美麗鄉村振興。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將農家書屋閱讀活動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不斷拓展農家書屋閱讀活動的組織形式,創新農家書屋宣傳內容和方式,加大閱讀推廣激勵力度,促進鄉村閱讀深入開展,吸引更多的村民走進農家書屋,全面推進“書香社會”,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群眾,才能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供稿:馬小春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