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眼下正是黨參苗上市高峰期,3月5日,筆者走進宕昌縣理川鎮,看到公路兩旁的梯田里,男女老幼正在采挖黨參苗子,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在理川鎮楊家村,村民楊勝平正在捆扎剛從地里挖出的黨參苗,他告訴筆者:“家里去年一共秧了3畝多苗子,長勢還好,已經采挖了好幾天,大部分已經賣出去了。”
楊勝平說:“小一點的可以賣到3到4元,大一點的能賣到15到16元一斤。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今年苗子預計能收入15000多元。”
“讓一下,讓一下!”藥農們一邊開著裝滿苗子的農用車,一邊喊著。在宕昌縣理川鎮中藥材交易市場,筆者看到黨參苗子擺放得滿滿當當。
一輛農用三輪車旁,幾個人正圍著成袋的苗子商量價格。“你這苗子賣多錢?”“一斤17元。”來自臨洮的客商正一邊和藥農商量價格,一邊向筆者介紹,“宕昌的黨參苗質量好,價格合理,也很干凈,我每年都來。”
“今年黨參苗子雖然沒有去年的價格高,但還是有許多臨洮、渭源、卓尼等地的客商前來收購,需求量大,尤其條形勻稱較長的黨參苗走勢比較好。”常年收購黨參苗的理川本地藥商劉海平說,“宕昌黨參秧苗面積大,藥農現刨現買,白天和晚上都在進行交易。”
同樣,在哈達鋪華昌藥材城,大小貨車一字排開,交易、搬運、過秤,人來人往、一派繁忙。“苗子一上市,住店的人來一波,走一波,每天滿員,周圍其他店也一樣。”哈達鋪騰發旅社的負責人胡吉平高興的說。
宕昌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藥鄉”之稱。 “哈達鋪當歸”“宕昌黨參”“宕昌黃芪”“宕昌大黃”先后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中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左右,是促農增收穩定脫貧和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近年來,宕昌縣充分利用國家大力推進中醫藥發展的利好政策,把精準扶貧和中藥材發展深度融合,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緊緊圍繞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為目標,初步探索出了抓產業、促脫貧的“宕昌模式”,并按照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種植要求,提升中藥材品質,中藥材和中藥材苗子深受廣大客商青睞。
據了解,2020年,宕昌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15萬畝,總產量8.2萬噸以上,藥農人均藥材收入3100多元。(后孝賢 包東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