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趙春蘭)“我們這里山高路陡,過去種小麥、種橘子收成差,還賣不出去。2003年響應政府退耕還林開始種油橄欖,尤其這十年以來,產量不斷增加,收益是一年比一年好,而且路通了,村上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附近的加工企業直接進村收購,銷路不愁,脫貧路上它的貢獻不小。”說起油橄欖產業發展的經歷,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鎮稻畦村村民茹小燕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武都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脫貧攻堅重要論述,圍繞打造“中國橄欖之城”目標定位,把油橄欖作為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組建專門工作機構,主抓引種試驗、良種繁育、規劃建園、栽培管護等工作,并成立中國油橄欖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首個油橄欖院士專家工作站,組建了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鄉鎮技術指導站,扎實推進油橄欖基地建設、科技研發、品牌培育和市場營銷。
同時,武都區采取“電商+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協會+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加快油橄欖產業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和產銷對接,基地面積從2011年的18萬畝擴大到現在的49萬畝。配套建成16家油橄欖系列產品加工廠,研發出食用橄欖油、橄欖油丸、系列化妝品等10大類產品,惠及22個鄉鎮4.5萬農戶21萬多人,適生區人均增收2200元,油橄欖主產區的1.01萬農戶4.42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了穩定脫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