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區大力推進百公里油橄欖“綠色長廊”建設

時間:2021-03-25 16:54:1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張虎偉 趙振)嫩綠嬌紅次第更,鄉村暖日喜春耕。行走在武都區白龍江河谷和幾條高速公路沿線,眼底綠意涌動,心中清香陣陣。鄉村兩級干部和群眾正在綿延的河谷和高速公路旁種下象征和平的生態之樹——油橄欖。

nEO_IMG_圖片4.jpg

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年初,甘肅省啟動實施優勢特色產業倍增計劃,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特色優勢產業數量、規模、產量、質量大幅提升,產值力爭翻番,實現由特色農業大省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

作為中國的橄欖之城,武都區圍繞打造中國橄欖之城”目標定位以引種試驗、良種繁育規劃建園、栽培管護為突破口,扎實推進油橄欖基地建設、科技研發、品牌培育和市場營銷。計劃在未來三年通過栽植擴面和高接換優等措施,實現油橄欖產業倍增目標,全面開啟農業產業現代化新征程。

洛塘鎮位于甘陜川三省交界處,曾因地遠路差、深居山間而致貧。然而這里氣候濕潤、溫度適宜,為種植油橄欖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洛塘鎮樓房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正拿著鐵鍬、鋤頭等工具舉鋤刨坑,揮揪鏟土,干的熱火朝天。

nEO_IMG_圖片5.jpg

洛塘片區由于林地覆蓋面積廣、山大溝深,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如何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成為破解鄉村振興之題的關鍵。在海拔、土壤條件適宜的區域發展油橄欖產業,不僅可以實現生態涵養,也能讓當地群眾實現致富增收。樓房村村民張勇常年在外務工,勞務輸轉一度成為他脫貧增收的唯一途徑。回憶起自己當初種啥啥不成,掙錢只能去出門的場景,他依舊記憶深刻。“以前種了核桃,但由于病蟲害嚴重,一年也收成不了多少,改種油橄欖之后,收成上去了,收入也多了。”對于發展油橄欖產業張勇滿懷期待和信心。

連鄉成片、集群成鏈。為實現產業發展倍增目標,武都區拉開架勢,堅持走綠色生態循環發展路子,積極打造白龍江河谷和高速公路沿線油橄欖“生態長廊”。

今年,洛塘鎮計劃栽植油橄欖樹苗240001100畝。連日來,洛塘鎮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廣泛發動干部群眾參與油橄欖樹苗栽植。將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結合起來橄欖之城的特產優勢充分顯現,一條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之也將越走越寬廣

2021年武都區將計劃新栽植油橄欖面積50347.6畝,未來三年隴南全計劃建成白龍江沿線公里油橄欖綠色長廊基本實現最佳適生區全覆蓋種植面積力爭達到100萬畝綜合產值達到100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