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五庫鎮王壩村是深度貧困村之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后,群眾增收困難。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31戶540人,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86戶342人。對于王壩村土生土長的張小龍來說,上任就趕上精準扶貧,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如何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擺在張小龍面前最大的“心病”。
當好兩委“領頭雁”
自從2013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張小龍積極履行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崗位職責,建檔立卡、易地搬遷、人居環境整治、暴洪災害......一步步指導著全村工作有序推進,充分發揮了“領頭雁”的關鍵作用。
“2013年張書記召開全體村民大會,評選了建檔立卡戶,我是其中的一員。張書記是我們本村人,對每家每戶的情況很了解,評的公平公正,大家都沒意見。”張小明說。
易地搬遷“繡花功”
為了讓王壩村兩個地處高山的社實現整體脫貧,張小龍緊緊抓住深度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機遇,積極動員當地群眾搬遷安置。在2019年王壩村順利實現整村脫貧的目標。
“2013年我擔任王壩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正好趕上精準扶貧,當時就感覺我的責任重大。在易地搬遷過程中,搬遷批復下來了,可是在我們本村沒有安置的土地,只有臨近的張壩村有土地,所以我晚上趁著大家都在家的時候,騎著摩托車和張壩村的群眾協商土地,來回將近半個月時間,才把土地征遷的事情協商成功,到2018年我們兩個社的易地搬遷全面達到入住條件。“8.12”暴洪災害期間,我接到政府通知,第一時間到搬遷點上疏散沿河的群眾,每天觀察水情,包括晚上都沒回家睡過覺,一直在河堤邊上注意著汛情。”張小龍說。
張小明是王壩村背珠山社的建檔立卡戶,為了讓他們家實現脫貧,張小龍多次到他家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我們原來在山上,住的瓦房,條件艱苦,后來經過張書記多次動員,我們搬了下來,下來后我們住的是兩層樓房,孩子上學也方便,老人看病也方便,生活改善了很多。”張小明的說。
2020年張小明被評為社長,現在待家里不僅有收入,也能照顧到兩個上小學的孩子和老人,妻子張云花在蘇州進廠,一年能掙五六萬,同時花椒、藥材這些產業收入有一兩萬,日子越過越好了。
服務百姓“貼心人”
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張小龍自上任以來,始終把自己擺在群眾“貼心人”的位置,無論誰家有事找他,他都會及時解決。低保戶張土改節一家3人,由于缺乏勞動力,家庭經濟收入微薄,為了解決她家的實際困難,張小龍平時經常會去她家拉拉家常,了解一下她們家的生活情況,幫助她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張書記對我們是最好的,誰家里有困難就幫助誰。他心里時常記掛著我們,逢年過節也常來看望我們。”張土改節笑呵呵的說。
家人是堅強后盾
“在搬遷期間,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可以說全心投入易地扶貧搬遷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沒顧上管。”張小龍動情地說。
如今,張書記仍然每天積極奔走在鄉野田間之間。按照他的話來說,“作為一個村干部,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帶領全村人民過上幸福祥和的日子。”
事實上,他都做到了。
八年來,張小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王壩村脫貧攻堅做了大量工作,該村的巨變與他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如今的王壩村展現在人們面前是公路硬化組組通、路燈照明戶相連、樓房建設成風景、基礎設施成美景、百姓笑臉喜盈盈的美好藍圖。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