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時值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作為一種傳統習俗,清明成為追思先輩、寄托感恩情懷的重要時刻。
隨著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祭祀方式也發生了轉變,祭祀觀念不斷進步,清明被賦予綠色、低碳、環保的新內涵。
走進武都城區的各大鮮花銷售店,淡雅莊重的白菊花、黃菊花、白百合等花束成為市民文明祭祀的首選。
“近幾年,提倡文明祭祀,尤其是現在臨近清明,鮮花銷量火爆,菊花供不應求。”鮮花店老板龍小玉說。
祭祀方式和觀念的轉變,是文明的一大進步,而鮮花祭祀成為了市民文明祭祀的新方式。
“以前我們用放炮、燒紙的傳統祭祀方式,既污染環境,又不安全,自從提倡了文明祭祀之后,我們買束鮮花就可以了。”市民王敏說。
從濃煙滾滾到清朗清靜,用鮮花代替鞭炮和紙錢,沒有了“煙火味”,位于濱江公園的孟軍輝烈士紀念碑前,顯得更安靜也更文明。
“帶領孩子們為烈士掃墓,要有保護環境、造福后代的意識,選擇綠色祭祀,儀式肅穆卻不敷衍,非常有意義。同時,在英雄精神的照耀下,我們的孩子就會有英雄的氣質,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更加繁榮昌盛。”武都區教場小學老師左燕說。
一束菊花、一個鞠躬、幾許默哀,武都區教場小學學生李潔若飽含對烈士的哀思,參與了整個掃墓活動。“通過掃墓,我了解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今后一定刻苦學習,磨練堅強信念,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文明祭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文明祭掃的實際行動,響應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文明進步,為建設生態文明新武都貢獻一份力量!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