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穆桂英”——記隴南市、武都區人大代表杜桂英

時間:2021-04-23 00:02: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孟濤濤 王利軍生活在隴南市武都區玉皇鄉院子灣村的市、區人大代表杜桂英,近年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投身脫貧攻堅行動,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在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致力于為群眾致富引好路”“辦好事”“代好言,被村民稱為帶領大家增收致富的穆桂英。

當代表就要為群眾引好路

過去,院子灣村主要種植土豆、玉米、老蔥等傳統農作物,由于交通不便銷售困難,村民起早貪黑卻掙不到幾個錢,戶均年收入不足萬元。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杜桂英回到家鄉,看到鄉親們還在受苦受累、收入微薄,心里就想著為大家做點什么,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杜桂英認為,要改變村民貧窮的現狀,就一定要轉變他們的思想,讓其嘗到賺錢的甜頭。恰逢當地黨委政府正在宣傳扶貧政策,于是,她在黨委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成立了康瑞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合作社建成第一年,杜桂英購買了價值8萬元的黃芪苗子,免費發給村民,并耐心地挨家挨戶勸說村民種植,最終帶動30戶貧困戶種植黃芪100余畝。當年,她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農戶藥材,村民種植1畝黃芪,畝產值可達1萬元,純收入達8000元左右。2015年,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有106戶,其中帶動貧困戶42戶,帶動婦女22人。
  隨著合作社產業發展不斷壯大,2016年,杜桂英又在玉皇鄉院子灣村艾山組建成立了隴南市武都區隴福緣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集中養、托管代養、農戶自養方式發展生態黑土豬養殖產業。合作社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將當歸、黃芪等各種中藥材的尾莖及藥苗曬干粉碎加工后喂養土豬。采用這種方式喂養的生態黑土豬肉質鮮嫩,深受市場歡迎。到了出欄時節,農戶自養的黑土豬也由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售,實現了農戶穩定增收。  

2018年,合作社再次投資100萬余元,向帶貧農戶提供黃芪藥苗、藥籽、中藥材種植專用有機肥,帶動院子灣村、杜家村、楊灣村、大山村81戶貧困戶種植黃芪、當歸等中藥材680余畝,同時進行跟蹤服務、技術指導,并簽訂農副產品收購協議,幫助藥農銷售農特產品,確保農戶收入穩定。在發展黃芪種植和黑土豬養殖的同時,杜桂英積極幫助群眾發展土雞養殖和花椒、黃芪、柴胡、淫羊藿栽植等富民產業,帶動群眾發展產業致富,實現了貧困戶每戶都有富民產業,有力推進了脫貧致富步伐。
  杜桂英積極響應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將農村集體、村民的死資源變為活資產,讓村集體和村民享受到入股分紅收益,進一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切切實實讓農民富起來。
  201712月,在當地黨委政府及農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杜桂英立足中藥材、土豬養殖產業發展實際,按照主導產業+帶貧合作社、1688產業帶網店“1+2”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和“145”產業扶貧機制,借鑒省內外三變改革探索出的成功經驗,從盤活資源入手,充分利用農民土地、閑置勞動力、產業發展資金等資源優勢,打造股份農民,把土地作為農戶入社的股金,采取保底分紅+收益分紅方式合作。2018年,以產業發展資金入股,每戶入股1萬元,2018年至2019年連續兩年為帶貧農戶分紅40余萬元。
  在杜桂英帶動下,貧困戶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激發了主觀能動性,培育了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玉皇鄉12個村205戶貧困戶穩定增收,全部如期高質量脫貧。2017年,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2019年,合作社被評為隴南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0年,杜桂英被評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當代表就要為群眾辦好事

隨著合作社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杜桂英擴建了種植基地、加工廠和養殖場,并順應發展電商潮流,承建電商扶貧村級服務站,開設了阿里巴巴1688大眾貨批發網店,主要銷售本鄉鎮以及周邊鄉鎮中藥材、花椒等近10種農特產品。采取農戶+基地+電商的發展模式,通過1688網店銷售黃芪、花椒金額達到了1000萬元以上,帶貧覆蓋玉皇鄉16個自然村,2017年被評為省級優秀網店。

為了讓網店運營得更好,杜桂英還開通了名為康瑞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浪微博,通過政府微矩陣宣傳,推介當地的優美風光、風土人情以及優質花椒、中藥材等農副產品。同時,合作社還利用電商服務平臺,為村民提供火車票代售、電話費、電費代繳及農副產品信息咨詢等便民服務,為農戶生產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2016年至2019年,合作社連續四年收購土蜂蜜、花椒、油橄欖、當歸、黃芪等農特產品在1688網店售賣,線上線下每年銷售額達1300萬元以上。
  杜桂英還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扶貧政策號召,幫扶一個貧困村。她特別關注農村弱勢群體,依托自己創辦的隴南市金隴源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辦殘疾人就業車間,成立殘疾人協會,合作社吸納安置25名殘疾人就業,每年為殘疾人家庭增收1.2萬元至4.5萬元,增強了殘疾人就業和生活的信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

近年來,杜桂英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電商的產業模式,高質量發展合作社體系建設,持續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帶領鄉親們踏實創業、實干致富,為當地群眾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作出了積極貢獻。提起杜桂英,玉皇鄉的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沒有她,我們可能還在種洋芋,過窮日子。她是帶領我們增收致富的穆桂英!杜家山村村民羅社女說。

當代表就要為群眾代好言

杜桂英充分發揮自己是農民、經常和群眾生產生活在一起的優勢,上門入戶走訪聯系選民,深入田間地頭、集市廣場與群眾拉家常閑聊,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全面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求,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掌握相關信息資料,在認真思考、梳理歸納的基礎上,形成意見建議,每年在人代會上都針對農村特色產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領銜撰寫提出意見建議12條。
  杜桂英提出的《關于請求新修玉皇鄉木齊溝通組公路的建議》《關于請求對玉皇鄉杜家村到黃坪鄉丁家村公路進行拓寬硬化的建議》《關于玉皇鄉大山村到黃坪鄉茍山村連鄉公路進行拓寬硬化的建議》等,直接關乎民生利益,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區政府分管領導牽頭領辦、區人大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隊督辦、區責任單位履職盡責承辦,木齊溝通組公路被列為自然村沙化路項目,已由玉皇鄉負責實施完畢;杜家村到黃坪鄉丁家村聯網路由區交通局承辦實施,已竣工交付使用;大山村到黃坪鄉茍山村鄉際聯網路的建議,已由區交通局答復列入路網建設計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