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兩當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實舉措,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讓廣大群眾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施展“繡花功”,深入基層聽民意
辦實事,從哪里入手?誰有問題、問題在哪、問題如何收集和處理?辦實事要辦到老百姓心坎里,就要狠下一番“繡花功”,找準問題的“針腳”所在,“下針”才能有的放矢,為群眾辦實事才能直抵民心。
在顯龍鎮余灘村8月份“民事直說”會上,村民羅永儉皺著眉頭反映:“由于前段時間強降雨,導致村內道路塌方,既影響了人員出行,還存在安全隱患”。據羅永儉了解,村民的困難訴求和建議都會在“民事直說”會上反映,鎮村干部都會一一記錄,并想盡辦法解決。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兩當縣將每月“民事直說”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載體,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收集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并創造性地幫助解決。
除此之外,兩當縣組織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實際,全面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匯民意活動,在農村一線進村社、入農戶,看村容村貌、看產業發展;在企業合作社進車間、入班組,看企業生產、看運行管理;在項目一線進基地、入工地,看規劃設計、看建設進度,真正把群眾的操心煩心揪心事察清楚、抓上手。
目前,全縣已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700余件。其中,通過“民事直說”解決問題和困難300余個。
使出“愚公移山功”,為民服務解難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點一滴見初心。兩當縣持之以恒把小事做好、把實事做實,用實際行動提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
縣城停車位少,車位難找,已成為群眾普遍反映的問題。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先后建成臨時停車位400余個,使停車更方便,亂停亂放現象戛然而止。不僅方便了群眾,提升了城市品位,更讓游客不再為停車犯愁。
當下全縣外出務工人員多,暑期學生看管已成為留守孩子家長的頭疼事。為此,兩當縣在全縣組織舉辦暑期“愛心托管班”,切實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推出“你點我檢 你送我檢”現場快檢等惠民舉措。針對物業、公租房管理問題,出臺“公共租賃住房、物業管理“等辦法,提升服務居民的水平。
兩當縣還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疫苗接種、樹立文明新風等工作。
下足“鐵杵磨針功”,久久為功聚民心
為群眾辦實事不是“一陣風”,而是“四季風”,既要立足當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力求建立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長效機制,使民生實事辦理常態長效。
今年以來,兩當針對不同辦事主體,推出了社保業務“打包辦”、城鄉低保線上線下“結合辦”、急難型臨時救助“先行辦”、殘疾人業務“上門辦”、婚姻登記“預約辦”、慈善組織認定“不來可辦”等一攬子窗口便民舉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得以“上架”實施。
在優化“線下”辦理流程的同時,一批“線上”業務進入群眾手機端,實現“最多跑一次”到“在家直接辦”的轉變。兩當法院把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當事人推出“云法庭”、在線立案服務,切實減輕當事人訴訟負擔。
除了從技術、制度層面保障辦實事的常態化效果,兩當還著力從源頭出發,讓黨員干部在辦實事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思想深處樹立為群眾辦實事的意識、觀念,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質量。
“家人住院,急著辦理醫保備案手續,本來要等到周一,沒想到朋友告知周末也能辦,真是方便了不少!”在縣統辦樓125室為家人辦理醫保手續的劉女士高興地說道。程序簡單,辦理迅速,全年365天都能辦理,如此貼心高效率服務出乎她的意料。
今年以來,兩當政務服務大廳還推出政務服務“惠民大禮包”,向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免費咨詢導辦、復印照相、自助電腦等服務,服務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下一步,兩當縣將繼續鞏固和拓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成果,把承諾辦理的實事辦好,把常態化的實事辦實,最終達到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效果。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