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通訊員 劉建軍 朱斌)成縣雞峰鎮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嚴守生態底線,將生態環境保護與雞峰發展通盤考慮、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與提升人居環境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用,加強環境整治,持續優化人居環境,巧變青山為金山。
突出持續發力,守好生態底線
雞峰鎮始終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成立了由政府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村委會主任為成員的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主抓生態建設,從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河長制落實、護林防火等多方面不斷鞏固美麗鄉村生態治理成果。
全力推進河長制。建章立制,實施水源地保護,長效抓農村河道生態修復,嚴格落實長江流域禁捕,依法制止河道非法采砂,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河道環境。
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建立鎮、村、社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和公益林護林員作用,加強巡山頻次,建立日常監管和集中踏查雙機制,嚴防森林火災,嚴格野生動植物保護,確保生態安全。
扎實開展撂荒地整治。結合萬壽菊產業發展使“閑田”變“花園”、“溝壑”變為“景觀帶”。
強化生態資源管護。嚴格林地、農田、河道建設審批,實訓基本農田保護,確保資源永續利用。
突出品質提升,推進鄉村完善基礎設施
穩步優化農村道路。要致富先修路,雞峰鎮高質量推進農村路建設和農村道路環境綜合整治,抓村組道路建設,整合了財政“一事一議”、扶貧“整村推進”、交通暢通工程等項目,硬化道路481.3公里,經過通村通社主干道硬化率達到了100%,奠定了鄉村振興基礎。扎實廁所革命。農村戶廁改造對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有效控制農村生活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為確保改廁工作高效高質完成,讓民心工程更“暖心”,讓群眾更“方便”,雞峰鎮認真排摸,精準實施,督促進度,跟蹤指導,有效實施完成1227座衛生廁所建設任務。認真實施拆危植綠行動。拆除危房1685戶4229.5間,組織發動公益性崗位人員及廣大群眾1500多人次常態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庭院硬化2554戶,采取“拆、改、建并重,借貸獎補與自籌資金同步”的方式,實施“一戶一宅”土坯房維修169戶。
突出特色融合,推進鄉村發展生態產業
強力鞏固提升核桃產業。雞峰鎮全面實施核桃品種化栽培、規;l展、園藝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種植面積5萬畝,707450株,建成南山村、樹林村、金葡村等核桃樹示范園區,強技術管理,抓品質提升,有效鞏固脫貧成效。
大力培育發展萬壽菊產業。雞峰鎮積極響應縣委、政府發展產業的戰略部署,圍繞全鎮特色產業帶區域布局,結合全鎮農業資源分布特點,將黨建靶向、精力指向、財力投向、獎懲導向聚焦訂單萬壽菊產業,2020年發展訂單萬壽菊5657.55畝,2021年發展訂單萬壽菊8213.5畝,著力將雞峰打造成為全縣的“萬壽菊之鎮”,促進產業連線成片、聚點成群、優化升級,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增加群眾收入,真正讓“花經濟”成為連接“生態美”和“百姓富”的新興產業,實現了青山為金山。
穩步發展旅游產業。依托雞峰山森林公園景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輻射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堅持以點串線、區域推進,建設美麗鄉村,顯著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突出共建共管,推進鄉村實現長效管理
完善長效機制。整合多部門力量,強化生態環境建設隊伍力量,創新工作機制,明確環境整治任務,變“散裝”為“整裝”、“臨時”為“專職”、“有時”為“全時”,讓農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得下、改得快、管得住,為鄉村振興奠定良好基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