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田倩)金秋十月,正值油橄欖成熟的季節。武都區油橄欖種植示范基地累累碩果掛滿枝頭,智慧工廠機器轟鳴。油橄欖產業園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工人們將新鮮油橄欖倒入機器,通過除葉、清洗、粉碎、攪拌(融合)、固液分離等一系列工序后一滴滴鮮香無比的橄欖油正式冷榨出來。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歌曲《橄欖樹》中的詩和遠方,如今在武都區外納鎮橄欖園里詩意呈現。
在外納鎮收購點,果農們把采摘好的果子背到收購現場按序交售,村民趙斌說:“今年進村收購,極大的方便了老百姓交果,早上地里采摘下來,下午背到村里收購點直接賣掉,中間沒有二道販子賺取差價,保證我們的利益最大化。”
依托白龍江兩岸充足的光熱資源和水資源,外納鎮大力發展油橄欖種植,同時積極與收購公司對接,加大技術指導,培育良種,修剪嫁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因地制宜、規模發展,油橄欖產業已成為全鎮農戶增收、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近年來,武都區搶抓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積極實施油橄欖產業三年倍增計劃,為全區油橄欖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配套建成16家油橄欖系列產品加工廠,研發出食用橄欖油、橄欖油丸、系列化妝品等10大類產品。成立了中國油橄欖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和油橄欖專業研發機構,為油橄欖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厚實基礎。
武都區打造的油橄欖生態產業園,園區內有橄欖油博物館,涉及產品體驗區、景觀區、科研生產區等,亮點十足,游客們可以近距離接觸油橄欖從種植到加工的全過程。武都區現代油橄欖產業園區已實現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產學研、林文旅、游購娛”齊頭并進,一個集科研種植、加工制造、文旅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油橄欖產業園區振翅騰飛,成為助推武都區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
截至目前,武都區共發展油橄欖51.6萬畝,涉油橄欖產業惠及22個鄉鎮4.5萬農戶21萬多人,適生區人均增收2200元,油橄欖主產區的1.01萬農戶4.42萬貧困人口通過種植油橄欖實現了穩定脫貧,油橄欖也成為了群眾身邊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