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成縣:“西大門”的守衛者

時間:2021-11-01 23:56:0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提起昌河壩,就不得不說說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因它地處成縣、西和、康縣、武都四縣區交界,故有“雞鳴四縣”之稱,再加之處于犀牛江上游,閑暇之時暢游于此,倒是別有一番風味。平常,往來于四縣區的車輛和人群,讓這個處于群山環抱的小村莊也顯得煙火氣十足。 

可當疫情來臨,處于交通要道口的昌河壩一時之間就變成了戰“疫”前線,這個角色的轉換,在這兩年中已重復了多次。10月20日,按照蘇元鎮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安排部署,昌河壩第一時間設置了疫情防控監測點,并按照慣例安排了值班人員,不無例外的是作為虎埡村監委會主任兼昌河壩社社長的王文軍依舊負責這個監測點。 負責監測點的值班值守對于王文軍來說,已經是平常工作,這次他也沒有過多緊張,按他的想法,這次疫情也會很快過去,可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王文軍認識到這輪疫情不同尋常,尤其是康縣有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后,他深感責任重大。10月23日,為加強昌河壩監測點值班值守力量,大坡村黨支部主動要求加入昌河壩參加執勤,并于當天申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由王文軍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個監測點就是一個黨支部,更是一座戰“疫”的堅固堡壘。昌河壩監測點,扼守的是成縣的西大門,這個點的工作實不實,直接關乎著他身后萬千父老鄉親。每每想到這里,王文軍就不由自主地把各項防控措施做的實一點,再實一點。這些天,每天給疫情監測點消毒、在社內排摸外出務工人員和最近“來蘇返蘇”人員已經是他的工作常態,盡管他對社內群眾已熟知于心,但只有進行了“三碼聯查”,他才覺得安心。

由于有了大坡村防疫力量的加入,昌河壩監測點原有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有所減輕,但對于王文軍來說,他身上的壓力絲毫沒有改變。對于他來說,無論大坡村還是虎埡村交接班,他都要參與,因為他是這個點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是一名黨員,他要站在“疫”線,肩負起守護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任。這些天,他沒有離開過監測點,每當夜深人靜,他都主動承擔起后半夜的值班值守,只為其他人可以稍作休息。按他的話說:“我是一名黨員,我的腳下就是我的家鄉,這個時候我不但要主動站出來,更要帶頭做好表率,如果我稍有疏忽,有人在交接班的空檔或晚上闖卡、逃卡,那我就成了罪人”。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能自覺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做到不外出、不聚集,但也有人不顧風險想出去“直面”病毒。10月27日晚,在昌河壩的呼呼風聲中,一輛拉著飼料的車乘著夜色來到了昌河壩,看到有車經過,王文軍第一時間上前對其進行了“五查四問”措施,當得知車輛要去武都方向,王文軍耐心向駕駛員講解了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并告知其不要外出。但駕駛員對王文軍的耐心解說不但無動于衷,而且態度極其惡劣,一副要強闖之勢。直到監測點其他值班人員察覺到異常,飼料車駕駛員才有所收斂,最終,經過兩個小時的耐心勸導,該飼料車打消了外出念頭并返回。最近幾天來,這樣的事已經發生了好幾起,吵架更是常有之事,面對有的駕駛員和部分群眾的不解,王文軍卻坦然地說:“只要大家都健康、安全,就是受再多的委屈、挨再多的罵都值得。” 

都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昌河壩監測點,王文軍是夫妻檔聯手戰“疫”。這些天,王文軍把監測點當成了家,一天24小時幾乎扎根在防疫一線,而他的妻子也是任勞任怨地保障著“大后方”的穩定。每天,王文軍在監測點值班值守,他的妻子則在家中為每個工作人員做著飯菜,不管天氣如何還是人多人少,他的妻子都任勞任怨地為疫情防控做著自己的貢獻。對于此,一起值班的人都很感激他們,可王文軍卻樂呵呵地說:“不管干什么,吃飽飯才有力氣干活,作為咱們莊稼漢人,多好的飯菜沒有,但要吃飽還是沒問題的,大家在監測點值班都很辛苦,給大家管點飯是應該的,也算是我們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么”。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堅守,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擔當。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每個人都是平凡的應戰者。只是有的人比較幸運,沒有直面戰“疫”,而有的人卻在一線直接參戰。不管如何,正是因為有無數個像王文軍這樣平凡的戰“疫”者,才讓我們有信心也更有理由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來源:陽光蘇元)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