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連日來,馬營鎮的田間地頭一派忙碌豐收的景象,農戶們正在田里收獲中藥材大黃,有的在田間地頭掏挖、有的在扎捆。由于今年秋季雨水充足,大等村的大黃喜獲豐收。
馬營鎮位于武都區西北部,距武都城區49公里。全鎮24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05米,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氣溫5.4℃,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很適合藥材生長,生活在馬營鎮的群眾自古就有藥材種植傳統,馬營的大黃品質優良,素有“藥材之鄉”的美譽。今年,鎮上重點在優化藥材產業布局,加大新優品種推廣力度上下了功夫,建成了萬畝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2個中藥材連片示范帶,全鎮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萬余畝,規范化種植率越來越高,家里戶戶墻頭掛滿了大黃。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坡,喜冷涼氣候,耐寒,忌高溫,對土鑲要求較嚴,一般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積水地區不宜栽種。忌連作,需經4~5年后再種。大黃主要作藥用,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近年來,馬營鎮在藥材產業發展上,按照“保品牌、調結構、強服務、促增收”的思路,狠抓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市場體系完善。全力推動中藥材“四化”(規模化、標準化、多元化、機械化)種植。在藥材營銷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廣適銷對路、效益良好的中藥材,同時,通過信息網絡和電商流通體系建設,大力推介宣傳“馬營大黃”含量高,品質優的地產商標品牌,中藥材、中藥材飲片電商銷售獲得新突破,市場占有率持續提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