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通渭訊(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劉 峰)層疊的梯田間,黃芪舒展新葉,藥香隨風漫卷;標準化養殖圈舍里,牛羊膘肥體壯,歡叫聲此起彼伏;整潔的鎮街上,特色農產品交易紅火,文化廣場歌舞飛揚……行走在通渭縣馬營鎮,一幅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從希望的田野到宜居的村落,從蓬勃的產業到和諧的鄉風,這座隴中千年古鎮正以特色產業為槳、以民生福祉為帆,奮力駛向富民強鎮的新征程。
馬營鎮以鄉村建設行動為重要引擎,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基層治理等作為核心任務,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馬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讓這座千年古鎮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產業興旺 激活發展新動能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基。馬營鎮立足資源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全鎮“1155”產業發展舉措以及“252”中藥材種植指導計劃,深耕特色產業,構建起以草畜、中藥材、馬鈴薯、小雜糧、蔬菜種植為特色指導產業的全鏈條產業體系,為富民強鎮注入強勁動能。
在肉牛養殖領域,馬營鎮全力推進牛羊三年倍增計劃,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鼓勵養殖戶擴群增量。累計引進肉牛4000余頭,培育新養殖戶200余戶、養殖大戶20余戶,全鎮肉牛飼養量突破4.1萬頭,3500余戶家庭投身養殖產業。與此同時,一座現代化牛羊交易市場拔地而起,年均牛交易量達6000頭、羊交易量達9000只,交易額約5700萬元,不僅解決了養殖戶的銷售難題,更帶動飼料加工、物流運輸、肉品深加工等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形成“養殖 - 交易 - 加工”一體化產業閉環。
中藥材種植同樣是馬營鎮的“金字招牌”。全鎮黃芪種植面積達2.4萬畝,5家專業合作社年加工量超500噸,訂單量年均增長30%。達億農機合作社不僅加工自種黃芪,還以成本價為農戶提供代加工服務,2024年帶動622戶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從田間種植到分級晾曬,從精細加工到品牌銷售,黃芪產業已成為村民家門口的“致富樹”。
華川村則依托“黨支部 + 合作社 + 農戶”模式,在辣椒蔬菜大棚種植上走出新路。100余畝蔬菜大棚內,黨員干部帶頭示范,脫貧群眾踴躍參與。通過引入岷縣優質辣椒種苗,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既保障了銷路,又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如今,大棚里鮮紅的辣椒掛滿枝頭,映照著村民們日益鼓起的錢袋子。
環境整治 打造和美鄉村
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馬營鎮以“垃圾革命”為突破口,創新推行“6546”措施與“四抓四全”模式,從機制建設到全民參與,全方位提升人居環境,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
依托“六包”網格化管理機制,馬營鎮構建起“戶投放、社保潔、村收集、第三方轉運”的垃圾處理體系,將責任細化到每家每戶、每個角落。同時,組建專項整治隊伍,聚焦河道溝渠、道路沿線、村莊院落等重點區域,開展“六清”行動,對陳年垃圾、亂堆亂放進行拉網式清理。為調動群眾積極性,鎮上創新開展“最美庭院”“文明衛生戶”評選活動,通過積分兌換獎勵、紅黑榜公示等方式,讓“人人參與、戶戶爭先”成為新風尚。
安居與環境整治同步推進。馬營鎮深入落實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作,采用“六改”模式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六里村作為改造典范,在鄉賢資助下,21戶土坯房完成現代化改造,11戶房屋以高標準建設,預計6月底村民即可入住。此外,今年全鎮實施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00戶、農房質量安全提升900戶,推動西堡村創建省級鄉村建設重點村、花林村鞏固提升。
錦屏村在這場環境整治攻堅戰中成績斐然。今年以來,拆除危舊房屋18座,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5處,新修人行步道1.2公里,鋪設污水管網140米,建成50立方化糞池1座、柏油馬路1.2公里,并安裝路燈30盞。曾經雜亂的村落如今道路平坦、房屋整齊,綠樹成蔭,村民們在煥然一新的環境中,幸福感與日俱增。
基層治理 筑牢平安基石
基層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馬營鎮依托綜治中心和一站式信息平臺,創新構建“排查 + 調解 + 回訪”的閉環式解紛機制,推動“楓橋經驗”在基層落地生根,讓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解決在一線。
在矛盾排查環節,馬營鎮織密“三級聯動”網絡:網格員每日入戶走訪,捕捉苗頭性問題;多部門聯動開展專項排查,聚焦重點領域;開通“線上 + 線下”訴求通道,確保群眾心聲及時傳遞。針對排查出的矛盾,一支由“土專家”“法律明白人”“心理疏導員”組成的“多元化”調解隊伍迅速介入,以情理法交融的方式打開群眾心結。此外,馬營鎮還建立“一事一訪”跟蹤回訪制度,對調解成功的糾紛定期回訪,確保“案結事了、群眾滿意”。
如今在馬營鎮,從鄰里間的瑣事到家庭矛盾,都能通過多元渠道快速化解。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加入調解志愿者隊伍,在“拉家常”中消除隔閡,全鎮呈現出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為鄉村振興筑牢了平安根基。
馬營鎮黨委書記董宏成表示,馬營鎮將繼續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持續深耕特色產業,做優做強品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生態宜居家園;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提升群眾獲得感。這座千年古鎮正凝聚起全鎮之力,向著產業更旺、鄉村更美、百姓更富的目標闊步前行,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