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春滿園,潛心育人結桃李。參與全縣兩所學校的改革工作,讓這些學校從基礎薄弱發展到全縣優質學校。任教16年來,改變的是年輪和容顏,但不變的是把教書育人作為人生事業孜孜以求的初心。無論在哪一所學校、哪一個崗位,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深得師生和家長們的愛戴。他就是宕昌縣金木學區黨支部書記、校長——戚玉方。
躬耕教育,擎起晴朗天空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培養的學生才能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哪怕在山溝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來。這是戚玉方矢志不渝的追求!
2005年9月,從隴南師范學校畢業的戚玉方被分配到興化學區任教,走上工作崗位。從教以來,戚玉方尊重每一位老師,向每一位老師學習,悉心鉆研教學業務,很快成長為骨干教師。
辦美麗鄉村學校,育陽光自信少年。戚玉方,從邁入校門的那一天起,他的心中就編織著“辦一所好校、興一方教育、育一方英才”的追求者之夢。
2015年3月,憑借著過硬的業務能力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戚玉方走上了管理崗位,擔任韓院學區黨支部書記、校長。既要管理教育教學,又要落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作為校長,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清工作頭緒,從抓教師、抓校風、抓學風做起,真誠待人,以心換心,努力營造和諧向上的教師團隊。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教育教學質量及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得到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領導部門的肯定。
2020年3月,戚玉方調任金木學區校長。金木學區是一所九年制學校,有16個教學班,680多名學生,下轄3個完全小學。學區地處于紅軍長征路上加油站——哈達鋪鎮,雖然是全縣九年制學校規模最大的學校,但辦學環境、基礎設施條件等相對較差。
按照“校有特色、教有價值、管有新意、班有亮點”的發展原則,戚玉方帶領班子成員及全體教職工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突破困境,徹底改變學校的面貌。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檔次,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品位,教師隊伍建設素質提高,教學辦公條件改善極大,校園環境干凈整潔,教風學風氣氛濃厚,校風校紀明顯轉變,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顯著,這一切無不傾注著戚玉方的心血。
“百煉成金,生命自華。”爭取中央財經大學東西部對口幫扶項目支持,金木學區建起了夢想教室,開設了夢想課程。
“特色教育”、詩書浸潤、情感激勵、品行滋養、運動磨礪、勞動教育……戚玉方開展社團、陽光體育活動,“創新維度、張揚個性,讓每個孩子都有幸福感”,同時開設舞蹈、籃球、書法、象棋等社團15個,培養孩子陽光、健康成長。
服務教學、誠信教學、傳家訓、樹家風……戚玉方關心學生,管理有方。學校既注重文化課程的學習,又重視社團活動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還重視行為習慣的養成,這使孩子不僅僅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拓展了視野,還提高了個人生活能力,孩子在這樣的學校里讀書,作為家長,我們非常放心,學生家長石學燕說。
固本培元,促進立德樹人
用心、用情、用力,孜孜以求,不斷探索,就一定會培育出教育花園里的無限勝景。
從學校黨支部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促學”,到學術活動“輔學導學”,再到主題活動“活學樂學”,戚玉方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同步推進,深入挖掘哈達鋪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教育引導師生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精神。同時邀請專家學者,圍繞全會精神和青少年的使命擔當,圍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等方向開展學術研究,探討將百年黨史融入思政課教學,培養時代新人的教學經驗。
組織大課間活動,樹立學生團隊意識。戚玉方主導編排了大型廣場紅綢舞《十送紅軍》、韻律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編排了中華武術操,把它融入大課間活動,厚植全體師生愛國主義情懷。
以史鑒今,資政育人。學校突出“尋訪長征足跡·牢記青春使命・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在校園設置園藝小品,長征精神紅色標識,開展青少年紅色之旅宣講活動,通過觀看視頻、演講比賽專題輔導、實地觀摩等形式,引導青少年繼承先烈遺志,珍愛幸福生活,增強愛國報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實現偉大中國夢。設立“百味藥園”勞動教育實踐區,引導學生開展農事體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助推鄉村振興。
陽光雨露,點燃愛心火焰
“戚校長好!”“校長早上好!”
“同學們早上好,慢點跑,別摔著了!”
每天早上六點半,天色還未亮起,學校的住校生們就已經陸陸續續往操場上走,準備開始晨跑。而在操場門前的路燈下,戚玉方早已等候在這里。路過的同學們老遠便三五成群笑著跑來打招呼。在孩子們心中,戚校長是校長,是老師、更是一位無比親切的長輩。
戚玉方在“教書育人”這個平凡而神圣的崗位上默默地揮灑汗水,有一顆教育者的初心。他對每個學生課堂關注,課下輔助,課余交心,與家長密切配合,通過“家訪”“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聯誼活動”等方式,了解學生在家里、在社會、在假日的情況,并與家長交流學生在校的閃光點,共商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學生健康發展。
愛心點燃希望,行動播撒陽光。戚玉方總是用滿滿的愛,真摯的情去關心一屆又一屆學生,無私給予,不求回報,憑借敬業與愛心,帶領團隊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五年級的路蓉蓉同學是一名孤兒,從小父母早世,由年邁的祖父母撫養長大,同時被養育的還有她的表妹,也是孤兒,家庭生活困難。經學校爭取,路蓉蓉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多次愛心資助,堅定了求學上進的信心。
小草有了陽光的呵護,長得更綠了,花兒有了雨露的滋潤,開得更綠了。
戚校長就像我們的家長一樣,比親人還親,平時把我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關懷和教育,讓我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如在家一樣舒適。在這樣溫暖輕松的環境下,我們得到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路蓉蓉說。
對貧困學生,他率先幫扶,并多方爭取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團體、愛心人士真情助學。兩年來,共為全學區900多名學生每人免費發放校服一套,為20名家庭貧困學生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200元,為70名困難學生發放防寒棉衣,為留守兒童購買籃球和足球100個,發放帶學習用品的多功能書包100個。
博學善研,舞動七彩長虹
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多年的摸爬滾打,將戚玉方熔鑄成一個合格的教育能手。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戚玉方的付出與陪伴是每一個學生、家長、老師都看在眼里的。“我覺得戚校長他是一個魅力型、智慧型的校長,在他的影響下,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覺得教育是美好的。共事兩年來,戚校長憑借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帶領每一個老師不斷地成長與進步,同時反饋給孩子,讓每一個青少年在這個快樂和諧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在金木學區從教多年的武俊志老師說。
戚玉方深知,做一名校長必須教育思想新,管理風格實,主體精神強,辦學視野廣,擔險決心大,政治威信高。因此,他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決策能力。先后在《甘肅教育》發表“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管理模式的創新策論”論文;在《天天愛科學》發表“簡析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戚玉方堅持躬身課堂,把精彩留給學生,在神圣的教育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印記。
農村學校是傳播文明、引領文明、守護文明的基地,是當地社會文化的引領者,在教化育人、引領風氣、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金木學區覆蓋面廣,我們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辦美麗鄉村學校,育陽光自信少年”為辦學思路,強化內部管理,扎實推進課程改革,倡導“詩書浸潤、情感激勵、品行滋養、運動磨礪”育人方式,增強學校育人功能,構建綠色和諧校園,努力提高辦學品位。戚玉方說。
16年來的教書育人,深耕教研,大膽教改,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學子。他連續四年評為“宕昌縣優秀校長”,2019年榮獲“甘肅省骨干教師”榮譽稱號,2020年榮獲甘肅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2021年“七一”被評為“隴南市優秀共產黨員”,當選為縣十七次黨代會代表、市五次黨代會代表。
面對一項項成績,面對無數的鮮花和鏡頭,戚玉方沒有沉浸在崇高的榮譽中,他依然是胸前偑戴著黨徽的一身素裝,依然每天腳步不停查看校園每一個角落,依然為參加中考的學生們加油助威,依然沉浸在對一份份教案的思考中……
人間有勝境,追求無止境。戚玉方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嚴格落實“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提升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為社會努力培養有家國情懷、書劍氣質和自立人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劉治學、劉國慶、王曉勇(宕昌縣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