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康縣訊 近年來,甘肅康縣堅持把基層黨建工作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精準對接、一體推進,發揮組織優勢,主動擔當作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該縣探索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全縣上下齊動”的落實機制和“能者上、庸者讓、劣者下”的干部任用機制,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檢驗干部能力和實績的“大考場”,堅持“讓有為者有位、無為者讓位”的原則,讓鄉村干部干事有勁頭、有奔頭,搭建干事舞臺,拓寬成長平臺,有效解決了鄉村干部干事動力不足的問題。2020年以來,該縣在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一線向市委推薦任用干部13人,提拔科級干部336名,占提拔干部總數的80%以上;誡勉談話3人、組織處理2人,紀律處分公職人員61人;53個基層黨組織、108名個人先后受到國家和省、市、縣的表彰獎勵。嚴格落實“五級書記同抓”政治責任,堅持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四抓兩整治”,全面推行村“兩委”正職“一肩挑”和村文書專職化試點工作,在美麗鄉村建設一線全力鍛造建設有規劃、落實有隊伍、辦事有資金、工作有干勁的基層黨組織,2018年以來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26個,2020年創建省級標準化先進黨支部10個、市級15個、縣級102個。探索建立“多個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項目整合機制,全縣350個村全部建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昔日“臟亂差”的貧困縣,變成如今“綠富美”的全域旅游大景區和“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國際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形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康縣模式”。緊盯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瓶頸問題,深化推行“四議兩公開”“3+5”服務群眾工作法,創新提出了“一諾三評三公開一考核”工作機制,嚴格落實民事辦理首問責任、限時辦結、明確告知、責任追究、民事代辦等制度,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群活動日等制度,廣泛開展“六爭六評”“一日五問”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將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與鄉村治理有效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全域發展鄉村旅游為突破口,盤活茶葉、花椒、核桃等特色優勢產業,建成4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70個文旅示范村,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同時,持續深化“黨支部+”模式和“三鏈建設”經驗,全縣實施中央和省級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45個,農村黨員干部帶頭發展農家客棧和農家樂317戶、鄉村賓館7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911個,以大學生村官和年輕黨員為主的新型農民開辦網店1613家,合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實現了讓黨員“動”起來、把村民“帶”起來、讓農村“富”起來。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縣委組織部 張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