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白龍江河谷沿岸是油橄欖的最佳適生區。今年以來,武都區角弓鎮按照“3+6”農業產業體系發展要求,大力發展油橄欖產業,建基地、擴規模、強品質,通過油橄欖品種的高接換優和低產園改造,輻射帶動周邊村社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讓群眾真正嘗到了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的甜頭。
初春的白鶴橋村千畝油橄欖示范基地,一叢叢油橄欖綠意十足。據了解,白鶴橋村千畝油橄欖示范基地共栽植油橄欖1.2萬余畝,采取“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按照“合作社建園、大戶流轉土地”的工作思路進行栽植管理,產生效益后將通過按比例分紅的方式,有效增加群眾收入,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馬成是角弓鎮西坪村最早種植油橄欖的農戶之一,十多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家的油橄欖種植已初具規模。“原來我們種莊稼,管護辛苦,一年收入也不高。現在我們種油橄欖,政府不僅給我們提供優質的油橄欖苗,還經常邀請油橄欖辦的專業技術人員給我們搞高接換優的技術培訓,現在我們掌握了技術,油橄欖越種越好了。”提起自家油橄欖,馬成信心滿滿。
“今年我們將持續推進‘三年倍增’行動,在管護好2021年栽植的12000畝油橄欖幼苗的同時,預計新栽植油橄欖7800畝,進一步推動油橄欖產業持續壯大,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角弓鎮人大主席李霞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