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成縣訊 今年以來,成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市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緊盯重點人群,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以宣傳政策和提供信息工作為切入點,以技能培訓和對接輸轉為著力點,以政府推動中介助力為保障, 廣開思路,充分挖掘縣內企業崗位,擴大對省內外用工企業的溝通銜接,拿出實招,破解難題,多措并舉抓就業千方百計促增收,持續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任務。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印發了《中共成縣委 成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安排意見》《成縣2022年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提出了管理網格化、排查常態化、納入及時化、措施精準化、幫扶責任化、消除真實化“六化”工作措施,健全完善了快速發現、及時監測、精準幫扶、動態清零的工作體系,全方位構筑防返貧防線。
(二)堅持常態預警監測。嚴格執行“六必訪”“六必查”,確保應排盡排、應訪盡訪、應查盡查。堅持網格管理、常態化排查,通過干部走訪排摸、農戶主動申請、部門篩查預警、系統數據分析、社會監督發現等渠道,對所有農村居民進行全覆蓋排查,及時發現致貧返貧風險。特別是對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出現致貧返貧風險、生活陷入嚴重困難事實清楚、群眾普遍認可的農戶,開通“綠色通道”,先落實幫扶政策,后履行有關程序,堅決克服不想納、不敢納的問題,確保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納入。
(三)精準落實幫扶措施。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產業就業、易地搬遷等薄弱環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納入監測幫扶的對象,按照風險點,精準落實各類幫扶措施。對新識別認定和新發生風險的監測對象,及時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明確幫扶措施;對風險未消除的監測對象,及時調整落實“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做到應扶盡扶;對整戶喪失勞動能力的,納入兜底保障體系,確保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堅持不定期評估幫扶成效,對幫扶效果不明顯的監測對象,適時調整“一戶一策”幫扶計劃,持續加大幫扶力度,切實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擴大就業穩定增收。把勞務輸轉工作以拓寬輸出渠道、提高組織化程度、擴大輸出規模為重點,瞄準市場需求,抓組織服務,不斷擴大有組織輸轉規模。人社勞務部門不斷加強信息收集,創新舉措,強化服務,確保外出務工群眾有序穩定就業。同時,緊盯務工人員權益保障工作,及時與企業銜接為農民工購買社會保險,全面兌現各類獎補政策,時刻掌握農民工工資發放和生活情況,協調處理勞資、工傷等糾紛,解除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截至目前,全縣共輸出人數4.8065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6821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251億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就業與用工企業需求存在矛盾。多數農民工文化素質偏低,就業技能不高,難以適應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要求。部分群眾和邊緣易致貧困人口偏向于穩定工作的就業取向,對工作的穩定性和環境的舒適性要求較高,從而導致求職面變窄,產生了企業用工不足和農民工難就業的矛盾。
二是由于當前全國疫情形式嚴峻,導致已外出務工人員收入減少,部分已外出務工人員申請回流。未外出務工人員滯留縣內不能及時外出務工,縣內用工企業少、崗位有限,不同程度影響了就業增收。
三、期盼和建議
一是期盼和建議進一步加大東西協作力度,鼓勵支持縣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開展東西勞務協作,鼓勵農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勞動力穩崗留工,提升就業質量,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二是期盼和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地方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建設的扶持力度,增強地方培訓力量,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實現培訓輸轉就業一體化工作格局,使“體力型”勞動力向“技能型”勞動力轉變。
三是期盼和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工作思路,緊緊依托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居家式”、“合作社+農戶”、“互聯網+”等各類型扶貧車間,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持續增加脫貧人口和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同時,落實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織轉移農民工的各項獎補政策,促進和提高農民工轉移就業和組織化程度,增加家庭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成縣政府辦 劉文慶 王 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