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武都區石門鎮:麥田里的“守望者”——楊占良

時間:2022-05-16 17:35:0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王騫瑤)初夏的陽光溫暖和煦,在石門鎮草壩子村,大片麥地泛著鮮亮的綠色,橄欖綠、草綠、墨綠等深淺不一的綠色交相輝映。一陣微風拂過,一層一層的麥浪隨風翻滾,看著層層麥浪,仿佛聽到了一段大地的呼喚,嗅到了一絲豐收的喜悅。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20516102955.jpg

武都區石門鎮有連片面積充足的土地,土壤肥沃,光熱條件良好,適宜小麥生長,也便于小麥種子大面積繁育。最近正值小麥返青拔節期,楊占良每天都要帶著他的小麥育種試驗記錄本,在麥地里一行一行的查看麥苗生長情況。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20516102944.jpg

麥地里,楊老師黝黑的臉龐上映著幾根深淺不一的皺紋,兩只眼睛十分明亮,一雙被麥芒劃過無數次的手輕撫著試驗田里的麥苗……“小麥在不同生長期都要記錄其發育情況。像這株匍匐的幼苗抗寒性就強,那株直立的幼苗抗寒性就差,同樣,桿短的抗風性就好,桿高的抗風性就差。現在培育條件都好多了,原來沒有田地的時候,我就在學校公廁附近的花園里試種小麥,長出來的小麥綠油油的,學生們都跑去看。”楊占良一邊觀察著麥苗生長情況,一邊笑著說。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20429103232.jpg

楊占良,曾是武都八一中學生物學教師。1980年就開始探索培育農作物超級良種的新技術和新品種,40余年潛心小麥育種,他經歷過艱苦,坐得住“冷板凳”,最終探索出“用人工誘變方法增強作物雜交親本之間的遺傳差異,以提高雜交優勢小麥育種”技術路線,培育出的系列大粒和超大粒小麥種質材料,其中性狀特別突出的有高稈超大粒小麥3個品種,矮稈超大粒小麥3個品種。2020年又選育出籽粒長度達到10毫米的矮稈小麥品種和籽粒長度達到10.3毫米的低稈小麥品種,這樣規格大小的小麥籽粒品種實屬國內外之最。麥穗沉沉,他用一項項研究成果實現了當初的理想,將“育種報國”的夢想寫在了武都大地上。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20516102934.jpg

交接棒傳得穩,未來的飯碗才端得穩受楊老師的影響,楊老師的女兒也也如愿考上了于北京農學院。麥穗沉沉,新一代總需要年輕人與農民為友,與麥田為伴,用平凡的堅守與執著,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新的進展。

展望未來,楊占良信心滿懷,他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培育出來的這二十多個品種種苗,在培育成功后能夠申請專利,實現規模化種植,造福百姓。”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