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武都訊(通訊員 周紅霞)七月的武都,漫山遍野的大紅袍花椒掛滿枝頭,連空氣中也浸潤了花椒的香味,濃郁鮮麻、椒香四溢。遠遠望去,藍藍的天空下,綠樹叢中的花椒顯得格外的鮮紅,而一陣陣椒香味,既是鄉村振興的“本土味”,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真滋味”。
楊參軍是馬街鎮姜家山村的種植大戶,今年57歲,種植花椒已經有二十多年。眼下花椒又進入一年一度的采摘季,楊參軍也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白天,他帶著雇來的十幾個工人摘花椒,晚上忙著用烘干機烘干花椒。“雖然忙,但心里頭高興啊!”楊參軍說。
走進下南山片萬畝花椒基地,順著產業路一路前行,映入眼簾的是蔥蔥郁郁的花椒樹,一串串紅似瑪瑙的花椒壓彎枝頭。身旁,不時有騎著摩托車的村民經過,背簍里裝滿了剛摘的“紅果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快樂。
楊參軍穿著一件白襯衫,正忙著和工人一起摘椒,額頭上掛著汗珠子。工人們都戴著手套,他卻是徒手采摘,手腕和胳膊上有多處劃痕。“為了保證花椒成色,趁著天氣好,要抓緊采摘、烘干、晾曬,白天晚上連軸干,一點不輕松啊!”楊參軍說,他家種的花椒樹大多在盛果期,摘椒時節忙得吃不好、睡不好,但心里一想到花椒拿到市場上換成錢的時候,還是覺得“累并快樂著”。
“我們村里家家都種花椒,年收入幾萬元的人家多得很。去年我摘了1300斤干花椒,收入六七萬元。今年花椒掛果率高,還有企業訂單收購,收入肯定沒問題。”楊參軍說。
靠著種花椒,楊參軍和妻子把孩子撫養成人,蓋起了小洋樓,還給孩子在武都城區買了一套商品房。“這都是種花椒帶來的好生活,以前做夢都想不到啊!”說起這些年生活的變化”楊參軍很感慨。
據了解,馬街鎮共有40個行政村,花椒種植村36個,基本達到宜椒區全覆蓋,全鎮共栽植花椒5.3萬畝。目前已打造萬畝花椒示范基地3個。2021年全鎮花椒產量達500萬斤,產值達3億,人均花椒年收入達7800元。
“馬街鎮作為全區花椒主產區之一,在花椒采摘期,我們加大路查路檢,確保道路暢通安全,同時持續發布招工信息,保障采摘人員充足,新修產業路和田間道路,提高運輸效率,做好花椒采摘期間各項保障工作,確保今年花椒豐產豐收,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馬街鎮副鎮長田龍說。
百姓要致富,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武都區圍繞“3+6”農業產業體系,扎實推進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著力做強花椒產業。按照“合作社+電商+農戶”的模式,扶持發展帶貧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苗木培育、基地建設、技能指導、市場對接、網購統銷等多個領域吸納入當地群眾就業,不斷延伸花椒產業鏈。據了解,目前,全區穩固發展花椒100萬畝,已建成萬畝基地8處,千畝基地108處,花椒種植覆蓋全區37個鄉鎮(街道)、650個村。2021年總產量6500萬斤、綜合產值40億元。
一棵花椒樹,萬千致富夢。曾經那個藏在秦巴山區深處的“小”花椒正乘著鄉村振興的春風,遠銷國內外,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品嘗到了這份來自大山深處的饋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