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宕昌訊 一座座白墻黛瓦的小康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平整寬闊的美麗公路穿村而過,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鋪展開來。
風貌提升環境美,望見山水記鄉愁。
今年來,宕昌縣龐家鄉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1346”發展總思路,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深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優化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使村容村貌與居民生活品質不斷得到提升,山鄉處處呈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圖景。
盛夏時節,走進龐家鄉大莊村示范村,綠蔭環繞、樹木蔥蘢,鋪設精巧的青石小路、質樸自然的石墻土墻、生動活潑的彩繪、小橋流水、亭廊花榭、文體廣場,每一處都即留存著古樸風貌又展現出新時代的氣息,猶如一幅幅漸次展開的精美畫卷。納涼的老人、嬉戲的孩童、勞作的村民、觀光的游客臉上無不洋溢著幸福燦爛的開心笑容。
突出支部引領,優化人居環境。龐家鄉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檢驗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主戰場,以黨組織為引領,通過黨委發動、支部推動、黨員帶動、黨群互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班子成員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干部包戶的格局,堅持鄉村聯動、干群協力,常態化入戶清掃生活垃圾,清理衛生死角,清除雜草雜物,一個個黨員、公益崗位拿起掃帚、扛起鐵锨,在環境整治的“擂臺”上大顯身手。大莊村實施“綠化,靚化,硬化,美化工程。種花種草20余畝,栽植紅葉李、雪松、云杉等1700余株、竹子2000余叢,維修破損路面800平方米,建成石板步行道800米、加固農村民居住房15戶46間,粉刷墻體1.5萬平方米,新建停車場、文化廣場各1處,建成衛生廁所和養殖圈舍128座,垃圾屋12個,改造自來水管井20個、擋土墻300米。
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龐家鄉堅持一業主導、多元富民產業發展理念,做強“藥材基地”,做亮“品牌行動”,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抓市場、育品牌、增效益,集中流轉土地,穩定中藥村、小雜糧等種植面積,全力保障群眾“菜籃子”“錢袋子”。
許家村作為曾經的“落后村”,近年來,該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按照“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思路,把發展特色養殖業作為帶動本村群眾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許家村返鄉青年許平清,投資550萬元,創辦康源養殖農民合作社,建成全自動、封閉式、智能化養雞圈舍四套,養殖青腳公雞、良鳳公雞為主。每年出欄肉雞四批,共計15萬只,年凈利潤達60萬元。今年注入中央第一批財政銜接資金300萬元,整合各村辦合作社閑置的產業到戶資金345.6萬元,擴建養雞圈舍三套2700㎡,預計6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可出欄優質肉雞30萬只,預計凈利潤120萬元。每年按5%的比例為村集體分紅15萬元;每年按6%的比例為脫貧戶分紅20.7萬元。特色養殖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劉國慶 宕昌縣委宣傳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